入编工作第106天

想说的话,不一定是该说的话。

当我进入这个体制,嵌入这个庞大的国家管理机构,我就不再仅仅是我,还有一部分属于体制。

有这样的感悟,还是得感谢杨天真。

她用自己的实践,将经验与感悟浓缩成短短几行文字,再汇成书,在某种机缘巧合下与我相遇,这也算一种缘分。

书名《通透》,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悟透人生的老者所著。仔细端详之后,感慨作者年纪不大,但处世之道却已然老陈,书中所表达观点,值得细品。

感触因人而异,而我有三点印象比较深刻。

首先是“敢于归零”,寻找下一个刺激点。

其次是“宽容是你允许别人犯错,纵容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别人犯错”。

最后,不要试图用告诉别人秘密来维系关系,无论是谁的秘密。

很明显,感悟源自最后一点。每个人都有偷窥别人秘密的欲望,但秘密是大家想说,却不该说的话,尤其在体制。


前几天去了成都,转了泸州,这些地方的天气不敢恭维,当然对于已经习惯的人,叫正常。

毕竟冬天的天空,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有几分情绪,但回到米易,态度就该变了。这里对于季节没有偏爱,无论春夏秋冬,都一视同仁,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路边野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景象。

也许这就是成都人来米易过冬的缘由,温暖而不热烈,恬静而不无聊。

每年冬天,成都人像候鸟一样来到米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然后在春天的时候提着一篮子水果,再心满意足地回到成都。年年如此,成都人习惯了,米易人也习惯了。

今天是新年后的第一次下乡。

温暖的阳光,迎面而来的暖风,路边菜棚里的果蔬,偶遇收菜的路人,一切都那么和谐,一切都那么自然。

我们下乡任务是与某农场负责人协商打造农业示范点。

到农场一了解,还解除了许多我之前对农村的一些误解。

许多人看不上农村,可能也是因为像我一样不了解农村。

比如这个农场,种高品质番茄,亩产产收2万斤左右,园子订价3-4元,总面积100亩。这年收入随便一算就知道。

他的番茄价格年年如此,许多公司在番茄没有种之前就已经订了。即:还不知道明年番茄市场价格如何,今年就按合同已经定了价。

结束工作,离开时,还不忘带走几个番茄尝尝鲜。不得不说,味道是真的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体制工作,免不了审批,即使是安排的工作,也会要求提交申请。 上周去成都培训,共有十七位同事参加,每个同事回来都需要...
    农夫笔记阅读 431评论 0 0
  • 早上,我没去办公室,而是直奔了老农牧局。 今天是志愿者日,任务是免费给没人打扫卫生的地方清理垃圾。 县区每个局都有...
    农夫笔记阅读 761评论 0 0
  • 前几天在办公室一直听同事讨论普威雪梨。 今天下班后去夜市区溜达了一圈,看到个中年男子在卖梨。上去就问: "哪里的梨...
    农夫笔记阅读 594评论 0 1
  • 昨晚坐火车从成都回米易,虽然是长达七个小时的火车,但是卧铺加上夜晚,整个人睡得直流口水,而且时间过得很快,丝毫没有...
    农夫笔记阅读 818评论 0 1
  • 写作37天后,在心里和思维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不多,但也有。 从刚开始什么都想记,到现在什么都不敢记,内心确实...
    农夫笔记阅读 83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