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中度整理物品强迫症,这些词在我高中以前,与我是路人。
中午午睡起来还在整理,捏了又捏“豆腐块”,没错,我几乎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叠,到我大四时已经第七个年头了。
“叠豆腐块,三分靠叠,八分靠修”(没有人说满分是十分呀)高一军训时候,教官如是讲,现在已经记在我心上,其实呢,我上高中时被子叠的并不是好的,整齐的(说的好像现在叠得好似的),接长不断的总要被班主任叫出去,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操场上叠被子去,于是,每天早操后总会看到操场上三三两两,或蹲状,或坐地炮,捯饬着“豆腐块”。印象中高考前夕,我曾独自一人在早操后被叫到操场中央叠,没错,作为一所半军事化管理的高中,没事总要找点其他事情做呀,高考就那些内容,天天学,重复学,不搞点杂事,恐怕真要学呆了。。。但那时的我,心如止水,很淡然地享受着“被惩罚”,悠然看着知行楼里冲出买早饭的人群,时不时还仰头望望蔚蓝的天空(5月底,当地已经进入夏季,没有雾霾了),当时唯一值得我担心的是早饭还没有嘱托。。。
现在每天晚上总会小纠结一下,要先悼念“豆腐块”,回顾一天的所作所为,安排一下明天的基本任务,然后幸福的拆开“豆腐块”,就像拆一份精装礼物似的,回归它被子的功能。一种习惯总会引起相关的习惯,譬如,洗净晾干的衣物要先叠的整齐“板正”才可以入箱,书桌上的东西不光要规整还要尽可能的少放东西,不经常用的都会收起来。。。不过还好了,之所以说是中度强迫症,就是总有那么几天睡懒觉,发懒的时候(吐舌状)。
至于为什么坚持到现在,看官们先来看看这段节选自冯骥才老师的散文《秋天的音乐》
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
。。。。。
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这壮美崇高的轰响,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玻璃一样透明。
这时,忽见对面坐着两位老人,正在亲密交谈。残陽把他俩的脸晒得好红,条条皱纹都像画上去的那么清楚。人生的秋天!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所有精力为这世界付出,连同头发里的色素也将耗尽,那满头银丝不是人间最值得珍惜的吗?我瞧着他俩相互凑近、轻轻谈话的样子,不觉生出满心的爱来,真想对他俩说些美好的话。我摘下耳机,未及开口,却听他们正议论关于单位里上级和下级的事,哪个连着哪个,哪个与哪个明争暗斗,哪个可靠和哪个更不可靠,哪个是后患而必须……我惊呆了,以致再不能听下去,赶快重新戴上耳机,打开音乐,再听,再放眼窗外的景物,奇怪!这一次,秋天的音乐,那些感觉,全没了。
"艺术原本是欺骗人生的。"
在我返回家,把这盘录音带送还给我那朋友时,把这话告他。
他不知道我为何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对我说:
"艺术其实是安慰人生的。"
完
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取悦自己,安慰自己,只不过各式各样,有的人就是觉得不整理床铺,衣物到处放,很开心,打住,那就很好,自己开心就好,并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没有打搅到其他人。没错,处于这个目的,我做我喜欢的事情,包括这叠“豆腐块”,我把那三年艰苦的高中生活看做一年半的军旅(毕竟半军事化,就简单除以二喽),但是,它的确教会我许多,也同样改变了我。特别喜欢跑操时仰头(这里还有的写)看建筑物上的大标语“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强”、“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塑造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热爱生活 学会生活 创造生活”、“责任高于一切”等等名言警句,说到这,总觉得大学里这方面的内容少了许多,大学就真的成了一群现代化建筑,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非要跟人生哲理扯上关系的话,那我认为,“叠豆腐块,三分靠叠,八分靠修”(没有人说满分是十分呀),还是有的说,有的琢磨。
好吧,感觉写不完了,要烂尾了,终于体会到那些热播韩剧编剧的无奈痛苦了,呲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