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古人妙书春联
过春节写春联、贴春联,古来有之成了习俗成了传统。这辛丑年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又要贴春联了,一则冲冲邪,去去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二则今年虽然提倡就地过年,四面八方奔向家过年受阻,但烘托过大年的年味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年来,大多数人家都去购买现成的(印刷精美的)春联,自己创作并书写春联的很少很少了。闲暇之余,来侃侃古人妙书春联轶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妙书春联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除夕,王羲之书写春联提笔,上联:“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新年新岁新景”;贴到自家的大门外,由于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很快被邻居揭走了;王義之并不生气,又书写了一幅春联贴上门,上联:“莺啼北星”,下联:“燕语南郊”,同样刚贴出就又被人揭走了;如此这般,王羲之写了春联被人揭走,揭走后他又写;到了除夕夜,三杯酒下肚,王羲之站在大门前,看着自家的大门上空空如也,突然他回屋,写了一幅看上去不吉祥的春联,上联:“福无双全”,下联:“祸不单行”,他把这幅春联贴上自家大门上,直到大年初一,这幅对联再无人揭走了,于是王羲之笑着提笔在上下联未尾,各添了三个字,这对联成了上联:“福无双至今朝至,下联:“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见了,拍手称妙,齐声喝彩。
明朝的翰林学士解缙也有书写对联的轶事,解缙未出道前,他家的对面是豪门曹尚书,当时解缙家境贫寒,而曹尚书过大年了,张灯结彩很是气派热闹,除夕前,解缙看到此情此景,心想写副对联冲冲喜,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不愉快了,“小小解家自妄有万卷书,叽笑我没文化”,于是马上令人将门口的竹子砍了,心想看你“门对千竿竹”,解缙见了偷笑了,提笔在上下联各添了一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肺都气炸了,令人连竹带泥全部铲平了,聪明的解缙又提笔在对联上添了一字,春联于是又生动起来了,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时曹尚书非但没生气,打心眼里佩服解缙的才气,于是以后解缙与曹尚书成了好朋友。
清朝的郑板桥对春联特感兴趣,出门喜欢人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有天他在街上看到一户人家的对联是数字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见了回家叫随从杠了一袋米和一包衣服,令其送到这户人家,并嘱咐这户人家以后有困难,可以直接到衙门去找郑板桥。随从很是不解,郑板桥说他家很困难,你看他家贴的春联,上联缺一(衣),下联缺十(食),随从恍然大悟。
一晃眼就要过年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淡了年味,各地在提倡就地过大年,但是家家户户的除夕,还是要按传统习俗贴春联,如若自己即兴创作,再挥毫来一幅春联,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