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突然面对一段可支配的空闲时间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做让自己舒适又不无聊的事情。所以好玩时间都是经由无聊时间变成的,因为无聊才是人生中的一种必然,而好玩并不是一种必然。
在好玩时间中,我们接受自己是人,允许自己有意志薄弱的时间。越是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越珍惜眼下的休憩时刻。
在好玩时间中,我们既可以没有具体的目标,也可以没有未完成的计划,只心安理得地寻求放松和娱乐本身。
想要构建坚韧、丰富、饱满的自我结构,好玩时间是重要的材料,它专门负责其中的“丰富”部分。
你真的主动选择了吗
好玩时间有个重点是这段时间是我们主动选择的。不为收入,不为健康,不为人生意义,单纯为自己高兴而设置的。
它会带给我们不期而遇的惊喜,满足好奇心,丰富人生体验等
但在智能时代,庞大而精致的信息流对你注意力的争夺会让你误以为是自己的主动选择
各种手机软件让你的时间不是被这个占据,就是被那个占据。时间本来归属于你的生命,但此时被免费出让了,连同你的精力、个性、自由和所有机会成本,它们都作为代价支付给了这些蚕食时间的交互界面。当你躺下慵懒地滑动手机时,你为界面是让自己尽情娱乐的工具,而实际上,你的生命却在被这些工具尽情使用,连同那些你贡献的使用时长和点击量。这么看,你更像是它们勤奋的无薪员工。
除非你是有意识的选择,如果你仅仅是被手机吸引着,你只是把自己可支配的空闲时间用无聊又填充了一遍。在宝贵的空闲时间面前,你拱手出让自己的选择,问题是,这种选择甚至连无聊都没有覆盖。
处理失望
当我决定投入时间的时候,就要知道,可能会收获“好玩”,当然也可能收获“不好玩”。好玩时间需要代价,需要冒险,也需要承受失望,下一个惊喜才会出现。
比好玩时间内没有收获更令人失望的,是我们的好奇心已经无法被激发,当我们对还没有亲身尝试的事物说“就那么回事”和“不过如此”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好玩时间,好奇心也随之失去了。那个时候,真正的厌倦、乏味和无聊就会席卷我们内心,我们大概就真的老了。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有一天你若失去了热忱,苍老就损伤了你的灵魂。
无聊时刻也是思考时刻
一个人的结构,会生长于两种时刻,一种是人生中的艰难时刻,因为要解决问题,就要搞清楚面对的是什么;另一种就是无聊的时刻,无聊会让人痛苦,而痛苦之后人一定会思考。
无聊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候,包括得不到的时候,得到的时候,不知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以及中间反反复复的确认和提问之中。哪怕你已经领会到人生进展可以循环增强,或者说成长需要足够长的时间,但还会感到时间像连绵不绝的旷野一样,等待遥遥无期,空虚这时会再次袭来。
正是无聊所带来的持续性痛苦,使它具备了启发思考的潜力。人会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寻找快乐,应对旧的状况。无聊是行动的催化剂,会刺激我们改善、提升、探索,装修房子、培养新爱好或者找一份新工作。无聊会让我们找到随便什么欲望去填满空白,让我们在各种尝试中辗转,却无法满足任何一个欲望。这些都会发生,最终让人有能力区分出热闹和丰富。
当好玩时间的功能到达这里,你可能会体味到一种相当高级的安静的快乐,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思想活动。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顿悟的时刻,而剩下的要由你决定。你可以思考、反省,最重要的是享受你的无聊,因为无聊时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享受。无聊是人生向我们发出的信号,但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提供解决方案。无聊应该是一段生活的序幕,而不是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