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耐心陪孩子成长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孩子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个父母都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我也不例外,最近,因为孩子的学习态度又有了一次小碰撞。

我的儿子是一个既懂事又善良的孩子,他在礼节方面比同龄人都要明白和注重得多。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爱学习,贪玩心太重。但我并没有强逼着他去学习,给他制定什么学习计划。想想我们小时候,有几个孩子能自主学习?有几个孩子不贪玩?

我在很多小视频里,看到过“专家们”针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夸夸其谈。说要找对方法的,说要给孩子做出规划的,说要从小就得怎么样怎么样的……,说话的态度都是言之凿凿,颐指气使的。看到这种说话的时候,我的犟脾气上来了,他们的孩子都找到方法了吗?都成为清北学员了吗?

有些家长为了把学习放到首位,切断孩子与外界的联系,切断一切与学习无关的工具和社交,最终确实培养出了一些学习上的霸王,生活中的“低能儿”。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不会叫儿子不按我规定的路线行进,也不会去给他规划路线,否则又培养一个我,这样会失去他童年的快乐,也失去他那颗自主的心。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天赋,找对方法是没错,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是另一回事。我常常在心里安慰自己,只要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足够了。

但是——该有的碰撞还是要有的。昨天晚上,我写字前去隔壁房间叫儿子过来写作业。儿子答应道:“好嘞,马上就来”。答应的那叫一个爽快,和他三叔小时候一个样,一招呼他干点活,答应的可好了,但就是不见行动,不再叫两遍是不会行动的,哈哈。

等我写了五六分钟了后,老婆说:“把你儿子叫过来呀,作业太多了,要不得写到什么时候。我叫他了,可他还是没动啊。”我无奈地放下笔,过去叫儿子来写作业。这家伙看到我拿着以德服人的戒尺过去,立刻跟我说:“走了,走了,我这正准备去呢,你就来了。还有一个,你老是拿这玩意干啥呀。”说完和我一起坐下,开始写他的作业。

我写完字之后,抬眼看了他一下。发现儿子的小脑袋低垂着,手中的笔在纸上划动,可速度却慢得让人着急。我忍不住催促他:“快点写,别再拖拖拉拉的。”可他似乎并没有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于是我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他写的作业,这一眼差点把我气的血压飙升。

满本潦草的字迹,这一堆,那一堆的,写的就像“鬼画符”一样。我忍着怒火,指着一个看着像是“7122”的地方,语气稍重地问他:“这个‘7122’是什么意思?”他一脸无辜地向我解释道:“这是πR²啊,你们之前没学过吗?”我对他说:“我学过πR²,但没学过长得像7122的,马上擦掉重写。”说完我在算草本上给他用楷书的形式书写了一下,叫他按照这样写。当儿子写完后,我对他说:“你这不是会写吗,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写?谁教的你那么写的呢?”儿子对我说:“我那是狂草的书写方式,你不懂吧。”我:“别那么多废话了,快点写,就按照我教你的格式去写。你自己先写着,我去读书打卡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检查儿子之前写的作业。一共十几个字,我有一半没认出来。我叫儿子念念的时候,他居然也没念完整。有两个字,他自己都在嘟囔道:“应该是什么什么吧”,还有一个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了。我把这十几个字发到家人群里吐槽时,被弟弟认了出来,我问儿子对不对时,儿子兴奋地说:“对对对,就是这个,还得是我三叔聪明。”

等我读书打卡回来,发现又写回之前那样了。要么是落下小数点或者单位;要么解题后的“答”部分,也只是简单地写几个字,未按照提问完整地回答,要么就是字写得看不清。我说他:“为什么不改,还是那样。你这家伙,看着肥头大耳的,怎么字写得像小蚂蚁一样?还有这里前面空着那么长,后面挤成一个球,还有这里,括号的后面怎么没括起来呢……”。

越说嗓门越大时,老婆在一边说:“他写字总是这样,划拉着写完,就惦记着去玩手机了。”我的无名火一下沸腾了起来,叫儿子伸出手,用戒尺对着他的手心打了一下。儿子一言未发地按照我指出来的地方,将错误的和看不清的擦掉重写。

可当我冷静下来时,说孩子惦记玩手机确实不假。但再想想,有几个人能真正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能够完美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呢?我儿子并不笨,很多难题,只要他用心思考,都能解答出来。他的字写不好,也并非完全不会写,只要我把戒尺放到后面,他也能写得很好。

过了一会,我看到儿子眼圈发红,眼泪要滴下来了,还在修改作业。老婆那气呼呼的样子,还未完全消退时,我为了调节气氛,对他俩说:“我记得咱三个,之前在快手里看到的一个段子,儿子不听话,爸爸正教育的时候,妈妈在一边大声说话……你俩谁还记得妈妈说的什么吗?”

儿子接过话题:“我知道,他老婆说的是‘给我打!!!’,和我妈一样不讲道理,就知道拱火,就知道打打打的,就不会好好沟通!!”。老婆听后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缓过劲后说:“你爸打得你,怎么都怪到我的头上来了?”儿子说:“我爸还是能讲道理的,我也不笨,要不是你拱火,我爸也不会打我,不怪你怪谁?”

笑过之后,等平静下来时,我在想儿子并不笨,很多难题,只要他用心思考,都能解答出来。他的字写不好,也并非完全不会写,只要我把戒尺放到后面,他也能写得很好。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这个学习态度的呢?

打骂或许能让孩子短时间内服从,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许我真的应该尝试用更温和、更耐心的方式去引导他。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我们需要做的,是陪伴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强迫,亦或是依仗着‘棍棒教育’。

昨晚临睡觉前,儿子钻到我的被窝里,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总是打我?就不能好好说吗?你打我的时候有没有罪恶感?还有你每天写心经,是不是为了因为打我时的罪恶感能轻一点?”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憋了半天后对儿子说:“我也不想打你,可和你好好说有用吗?你也不听啊。”儿子接话道:“你可以先试试与我好好说,万一有用呢。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啊,你生着气,我挨着打,还叫我妈看了笑话。”我听儿子说完后,笑了起来。然后推了推他,说:“都多大了,还钻我被窝”。说完我俩又闹腾了一会,儿子才离开睡觉去。

家长陪伴孩子的成长之路,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这场修行是要付出爱和耐心的。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经常听到说爸爸最爱你,妈妈最爱你,其实说到最爱,应该是孩子对爸妈的爱。因为在孩子未成长起来之前,无论孩子挨打挨骂后,还是被爸妈冤枉委屈后,孩子还是爱爸妈的,也只有爸妈去爱。

还是多点耐心去和孩子沟通,多点耐心陪伴孩子,多点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吧。不要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去当不倾听孩子的借口,不要用自己眼下正在烦恼去当不陪伴孩子诉求的理由,那是你自己的事,和孩子无关。要明白自己没有几年可以去陪伴和倾听了,等孩子大了之后,你有了时间,想去陪伴孩子的时候,孩子却没有了时间,也不想再和你沟通了。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和儿子一起成长。用更多的爱和耐心,去陪伴他走过这段充满挑战与快乐的童年时光。我相信,只要我多付出一些爱和耐心,去沟通、去理解,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他的成长方式,让他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