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时打针吃药接受治疗
2.简单回复工作微信消息
3.提交作业和阅读其他战友文章并试着点评
小确幸:
一大早,父母亲的突然到访,让我热泪夺眶而出。只因为昨天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她们得知我生病住院了,放心不下。
收获:
专栏复盘:《投资的条件》
“等我有了钱,就马上开始投资!”这句话的漏洞不仅仅在于:
你什么时候才能有钱呢?万一总也没钱呢?
很不幸,我们放眼观察这个世界,最终,那“万一”的事儿还真的发生在绝大多数人身上。
仅仅钱(资金)本身并不配被称作“资本”,因为“拿着钱”的人可能并没有足够的智慧把自己的“资金”变成“资本”,不是“钱”不配,而是拿着钱的“人”不配站在资本背后。
投资不一定要等到很有钱才能做。
投资不一定要等到有钱才能做。
投资这事儿,真的不是一定要等到有钱了才能做,没钱一样可以做投资——这是很多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也从来没有被震惊过的事实。投资这个活动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其实我们早就给出了答案,是投资者“思考能力”(或者说是“智慧”)——资金想要成为资本,那就需要三个要素:“金额”、“时限”、“智慧”。它们之间的重要程度排序,很可能是这样最合理:
智慧 > 时限 > 金额
为什么金额实际上是投资活动中相对重要程度比较低的因素呢?因为衡量投资成功与否的核心指标,并不是最终赚到了多少的“钱”(这是绝对值),而是到了最终,起初的那些钱比例上增长了多少(相对值)——增长比例,才是更本质的衡量指标。
任何一个正常人,只要“主观上稍微坚定一点”,就可以拿出几千块钱,或者几万块钱,“判它个无期徒刑”——只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在投资这个领域,在“时限”的这个维度,已经和所有“合格投资者”,以及所有“优秀投资者”站在最高维度上了——不能再高了。
能够想明白这个道理,需要的就是智慧——比金额、时限更为主观的一个东西,可偏偏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真的是很违背直觉的事情:
最难的竟然是最简单的,之所以最难,就是因为它太简单了,乃至于很多人干脆没想到而已……
最终,我们的结论综合起来重述,就是:
投资活动里最重要的因素是智慧,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人有“先天优势”。既然,我们的结论是,有三个维度在定义“资本”,那么,在任何一个维度上“更进一步”,都是打造多维度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既然“金额”受先天限制,既然“时限上很容易做到最高点”,既然“智慧”上大家都没有先天优势;又,既然“智慧”是最重要的因素,那:
为什么不马上开始锻炼自己的智慧呢?
甚至,你应该认真地问自己:“为什么不是从第六周就开始呢?” 或者 “为什么不是从第八周就开始呢?”
接着复盘。整个思考过程,背后只有一个方法论:
不断地问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
主动思考、主动修正;
一旦找到“最重要的那个东西”,就开始拼命琢磨它……
过程中,依然不断重复以上过程,也许“最重要的是什么”的答案会发生变化……
任何时候,你都需要认真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如果你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是“无头苍蝇”;如果你问过,但还没找到答案,你还是无头苍蝇;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问都没问过,那你还不如无头苍蝇。
就算是你觉得“我没钱”,那你如何开始投资呢?
创建一个 Excel 表格(或者用 Mac 上的 Number,或者用线上的Google Spreadsheet也行)……然后,设想你用 1 美元买了Google的股票,然后每个月的月底,更新一下股票价格,算出相对于最初投资1美元涨跌幅——完事儿。
你当然也可以跟踪若干个公司,不过,建议你不要关注太多,三五个已经足够,否则你的精力照顾不过来的——即便是“虚拟投资”。因为没多久你就知道了,“磨炼大脑”这事儿,很实在,一点儿都不“虚拟”。
你反应过来了嘛?开始投资活动的条件是什么?竟然只不过是:
只要你愿意……
这里有几个小要点:
1.事实上,你开始跟踪的股票,究竟是不是 GAFATA 其实无所谓的。如果你英文不好,那在国内股票市场上选一个你有根据地认为可能会持续成长的企业就可以了——因为接下来的时间里,你闲着没事儿就要关注这个企业的财报与其他新闻的。
2.金额必须设置成1元——也就是最方便且金额最小的单位。1 元、1000 元、1000 万元,抑或是美元或者人民币,其实都无所谓的。不是因为“反正是虚拟投资”,而是因为从一开始你就要养成习惯:关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增长比例才真正重要。
3.每个月只更新一次数据,每个月的其它时间里,绝对不要去看这个数据,看它不仅没意义,更可怕的是会养成坏习惯——至于那个坏习惯有多可怕,以后你会越来越明白的。(进一步的自我训练是:如果竟然有哪怕一次破例,没到月底就忍不住去看数据了,那你一定要想办法恰当地惩罚自己一下……)
以后你会见到无数的人,冲进“投资领域”的时候,哪怕一点点事前基础训练都没有,乃至于他们以为自己冲进了市场,其实打开门之后,他们实际上迈进去的是赌场。
到最后,若是你有我这样的机会,你也一样会发现的,事实上,在各个层面里,总结下来,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如何才能使自己配得上那个机会?
如果你已经不是一个“入门级投资者”,那我在这里更要提醒你了:
每一个思维漏洞,都最终必然决堤——你的资本越多,决堤效果越惊人……
我经历过很多次,吃过很多亏,都是很难言传身教的血淋淋的教训——因为那教训对别人没有什么用,因为那教训仅仅是来自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特定的思维漏洞”……
整个《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想办法堵住一个又一个最常见、最普遍、最可怕的思维漏洞——甚至从“你还没有钱去投资”之时就已经开始启动了这个工作,等你终于有一天“有钱进行投资了”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有了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的经验,乃至于“机会真的来了”的时候,你配——甚至,你比别人更配得上那个机会。
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