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的发展,面临困境,更有机遇。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做深入的思考,辨明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困境是什么呢?是现代医疗技术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疾病上的优势会越来越小。
机遇是什么?是在当下,人对于健康养生、情感价值和丰富生活体验的追求更多,中医药文化与产品和服务融合,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一、为什么要谈论黄精产业和中医药
近年,黄精产品受市场欢迎,黄精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医药也备受质疑,各路大V在自媒体对中医药是否科学和有效进行激烈辩论。
最显著的事件,就是2024年11月份,国际医学顶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针对知名中药——中风醒脑液(FYTF919)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的大型临床研究。
研究采用现代医学标准的高质量中药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没发现中风醒脑液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等。
通俗点来说,就是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
我为什么要谈论和思考这个事情,有几个原因:
一是从外公的爷爷辈开始,就是中医,我从小到大跟中医药接触;
二是我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教育,对于中医药以及现代的化学和药理等相对了解;
三是我从实习期开始,就在做中药材黄精产业,从育种育苗到种植栽培,建工厂生产黄精食品,做品牌、做电商。距今已有9年,对整个黄精的产业链相对了解。
四是中医药的发展,在现代医疗技术和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巨大困境。同时,在老龄化和低欲望社会背景下,中医药又面临机遇。
我是做中医药产业的,思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我的事业使然。
二、中医药是不是科学?
作为一个实战9年的中医药产业人。我认为,中医药是传统的经验医学,是根据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人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的治疗疾病的经验集合。
传统中医药的理论,也是古人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宗教文化和自然规律,提炼出的一套理论,这里面有宗教或神学的影子。
中医药理论一般不怎么听得懂,现代科学也解释不通,这跟中医药理论产生的原因有关系。有人说中医药是玄学,考虑到中医药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就不奇怪了。
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中国近代以前的人,也没有太多的科学思维。所以,中医药可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中医药,是传统的经验医学。是我们的祖辈们,花了很长时间去探索、实践和总结得出来的,一种传统的治疗疾病和服务身体健康的经验集合。
传统的经验医学,是现代医学诞生和发展以前的必然产物。
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存在和存在过的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传统经验医学,目的就是致力于服务当地人的身体健康。包括如今的土著部落,也有自己的传统经验医学。
三、如何看待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文化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医药理论和文化,是祖辈们历经上千年总结得出的。这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与疾病做斗争得出的智慧成果。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医疗技术相比,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疾病治疗方法,在人的疾病治疗效果上,越来越没有优势。这也是摆在眼前不争的现实。
那应该禁止和打击传统中医药文化吗?
我认为在一个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文明社会,不应该禁止或者废除传统中医药文化,反而应该尊重传统中医药文化。
当然,这里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不是专门坑蒙拐骗、伤害他人的那种神棍的理论。而是指实实在在的不伤害他人,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好处的中医药理论和文化。
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富含不少的哲理,能丰富人的精神思想。传统中医药的医疗和养生保健方法,也有很多是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
尊重和包容传统中医药文化,能让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领国日本在上个世纪,通过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使科学和技术进步,工业和外贸进程加速,经济高速发展。
此时,人的收入水平也增加,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于是,海外的品牌和产品进入到日本本土,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被日本当时的年轻人追捧。
那个时候的日本,属于日本传统文化的相扑也被很多日本人抨击和禁止。后面导致天皇出面举办了一场相扑比赛,才没有让日本这项悠久的传统文化被废止。
在这之后,日本开始尊重和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服也开始受欢迎起来。这是日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这构成了日本丰富多彩的一部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体现。
一个地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人精神上的根,是人心灵上的寄托,是人拥有思乡之情和自豪感的原因之一。
如今我们中国的汉服,以及很多国潮的产品和品牌备受年轻人们喜欢,这是很好的事情。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如成都的川剧、川菜、茶艺、蜀绣、漆器等都是传统文化,它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是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对于传统中医药文化,我的理念就是尊重和包容它,而不是禁止和抨击它。
作为中医药产业人,我还要想办法把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融合,融合到消费者的生活中,让消费者享受到更美味的产品,感受和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
四、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应该怎么做
我不太看好中医药做医疗产品的市场,中医药的药品在治疗疾病的效果上面,与现代医疗和药品相比,是没有优势的。
而且随着AI、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病救人的优势上面,会越来越小。在这样的必然趋势面前,中药的药品会面临巨大的困境。
那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应该怎么做?
我认为,顺应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做滋补养生的食品,也就是药食同源产品;做中医药的保健服务,如康复理疗;做中医药文旅产品和服务都不错。
从现在开始,自媒体和AI的发展,让传播和生产率变得更高效,人干更少的活,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去体验美好的生活。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就是要迎合这样的需求。
如何用产业和文化融合,让消费者玩得开心,玩出价值,才是产业人要思考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
五、黄精的产业发展现状
在黄精这个品种上,我做的是育苗和食品,正式看重黄精在滋补养生领域的市场。
育苗基地的规模有400亩,年产苗量超1.5亿株。食品工厂主要生产蒸黄精,做黄精果脯蜜饯,月产量在20000斤。
在产业端,黄精整个产业于2017年左右开始进入种植的高速发展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乡村振兴上面,给了中药材种植很多政策扶持。
黄精又是一个在很多省份都适合种植的品种。并且黄精的产品开发潜力也很大,就导致黄精种植规模从2017年开始,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到了2021年,黄精开始大量产出。很多资本和企业都投入到黄精产品的生产中,于是黄精的产品种类进入爆发增长期。
这个时候,黄精的种植和生产的规模都起来了,这背后是整个黄精的供应链的成熟。
在此基础之上,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黄精这个领域,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对黄精进行宣传和带货,这推动了大众对黄精的认知。
在市场端,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滋补养生的产品需求会增加,这是黄精产品销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那黄精产业的痛点是什么呢?
一是黄精产品的同质化严重,除了黄精茶、黄精丸子、黄精膏、黄精果脯等,没有什么爆品诞生。
二是品牌化不理想,没有一个头部的品牌。现在是野蛮生长,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是消费者对黄精没有太多的认知,依然是一个小众产品。
四是规模化和现代化不足。黄精产业从种植到生产,没有规模化、工业化,多为小农经济式种植,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成本高,效率低。
总的来说,这几年黄精产业的市场规模在增长,这是我们的机遇。随着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以上痛点都在逐渐得到解决。
六、黄精产业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
虽然黄精的知名度在增长,市场在增长。但黄精始终还是一个小众产品。真正能带动产业快速增长的,是中医药文化与黄精产业的融合,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能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有沉浸式的体验。
用产品人的话来说,产品与文化的融合,能提供给人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产品物质本身是满足了人对它的功能的需求,中医药文化则是满足了消费者对精神情感的需求。
为什么说文化融入产业很重要?
这有三个原因:
一是中医药的滋补养生产品本身不具有类似药物的功效,好吃、好看、好闻,才是消费者喜欢购买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跟我讲功效,其实绝大多数消费者是不太关心的,因为根本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毕竟不是药物。消费者购买它们,就是因为好吃。
色香味俱全,这是消费者对产品功能价值的需求,市面上很多产品都可以替代它,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是中医药文化有自身独特的哲学理论,还有丰富多样的体验,比如各种令人感觉新鲜好玩的炮制工艺,这能带给人情绪价值和丰富体验。
三是中医药文化有故事,也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很好的传播素材。在自媒体时代,给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要把业务做大,就要做大传播,增加客户体验。要借助自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这需要把产品和服务与中医药文化融合,这就是文旅或者文创。
随着老龄化深入,有钱有闲有时间的消费者大量诞生,他们对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有很大的需求。黄精产业与中医药文化融合,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各种中医药养生产品,中医药主题的老年大学和研学项目,都会很受欢迎。
同时,经济下行带来的低欲望社会,年轻人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转而追求内心的安定,追求精神的满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中医药产业和文化,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比如,在大城市或者周边,开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民宿,开设中医药文化体验馆,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建立社群,让都喜欢中医药文化和养生的人群能一起聚会、聊天。
有共同爱好的人,都参与到中医药这个事业中,大家都玩得开心,又能找到归属感,慰藉自己的心灵。现在很火的青年养老院,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把中医药文化和产品服务融合进去,相信有很多新的机遇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