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说的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指从外表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而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秘密进行的,敏感性是其心理发展的“钥匙”,当你知道宝宝每个阶段发育的敏感期时,对他的行为更加理解,同时也能利用宝宝的敏感期,提高宝宝的各种生活和学习技能,当错过了敏感期再教他已经失去机会了。
在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所研究的“动物敏感期”中,毛毛虫的幼虫食量很大,但只能吃枝头的嫩芽,它出生在树干和树枝交接的角落,离嫩芽有一段距离,它如何找到呢?是光线,它能顺着光线爬到枝头吃嫩芽,这个时候的毛毛虫就是对光线非常敏感。当它能吃粗糙的食物时便对光线不再敏感了,也就是过了光线敏感期。
在它成蛹时便不吃不喝,看起来没有生命,实际上在紧张忙碌着,等待破茧成蝶。这种敏感性发生在生物发育早期,而且短暂易逝,这种特性需要短暂的刺激和潜力。
儿童敏感期也有同样特征。在敏感期,儿童拥有极具创造性的本能,能够以惊人方式自然的吸收和学习,度过后便需要通过思考和努力研究才能实现。
在儿童敏感期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便会产生抑郁或者愤怒的情绪,他们的心理可能发生紊乱甚至扭曲。
很多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便认为是任性或发脾气。儿童在敏感期发脾气可能是他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也可能是对某种危险或杂乱无序的警觉和反感。
儿童的成长以心理为起点,其心理发展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进行,我们应该重视其所处环境,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他们提供恰当的帮助。
在提供帮助时,我们必须遵一条原则:成人的教育要适应婴儿这一时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需求,保证孩子以宁静愉快和不懈努力的状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