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司法考试,学习刑法中。
中午看财经频道报道了一个案例,比较简单,试着联系实际层面加深相关学习,做下记录与拓展。
案例大概:
某男捡到一包“钱”,据为己有,后发现是假币,但该男子并未报警或处理。而是将假币带回家中,藏于床底。近日,其两子发现了床底的钱,拿出玩耍。此情景被爷爷看见,以为是(真)钱没收好,遂将钱带入银行,欲存入。银行工作人员发现是假币,随即没收并报警。
后男子自首,考虑到自首,犯罪情节(6000元),危害性等,法院最终判处单处罚金一万元。
先说点题外话,这个案例还是满喜剧的,不得不说是真坑,处处是坑。一点歪念头都不该有,要不你儿子、你爹都会教育你。
知识点:
1、持有、使用假币罪
刑法条文第172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数额较大。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22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或者币量在400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3.刑罚
关于该罪的处罚有三档:
(1)最低一档,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分拆一下,逻辑关系。该档处罚,要么处有期徒刑并罚金,要么处拘役并罚金,要么只处罚金。罚金金额1万元—10万元。案例中的处理就是按最轻的的处罚方式。(刚好今天学了刑罚体系部分的内容)
(2)中间档,处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这个只有一种处理方式,有期徒刑并罚金,罚金金额2万元—10万元。
(3)最高档,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应该是两种方案,一是有期徒刑+5-50万罚金,另一种是有期徒刑+没收财产。
4.补充其他
使用——进入流通领域、对方不知情(若知情为出售)。
包括交易、交付、赠予。只显示不是。
使用过程中的其他可能罪:
对人——诈骗罪
对机器——盗窃罪
数罪并罚。
—————————————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