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一位微博博主种草了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书,是之前交流书单有个小可爱在微博评论楼层推荐的,来把读后感分享给大家。
这本比较薄,举的例子通俗易懂,算是心理学书籍里很能让人看下去、不太会觉得枯燥的那种。
故事描述和案例都很不错,以蛤蟆先生和苍鹭咨询师为主线讲了整个心理咨询的流程,一共10次心理咨询,让蛤蟆先生从抑郁状态慢慢走出来。
书封底的介绍语是: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
内容也是围绕此,从意识到自己该独立处理情绪开始,摆脱固定模式的“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最终意识到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该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不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理性思考当下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如何去做事,找到“成人自我状态”。
下面是我的书摘分享:
“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有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成年人会做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包括自己的情绪。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事,有力量来改变自己。”
“一个人怎么能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通过分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读后感,希望这本书也能走进大家的生活,对大家的小日常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