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在第一时间处理他们的情绪。
最美的感情,是午后空气里跃动的细小尘埃,微不足道,却折射出盛大的光芒。最美的感情也是冬天温暖的房间里雾意朦胧的玻璃窗,隐约透出外出晶莹的雪地。
从课程改革到课堂改革,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每个层面的实践我们都需要去理清各种各样的“关系”,只有着力研究如何把握各种关系,在行进中寻求“平衡”,在平衡中再向纵深推进。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多元的、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成长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是“寻找教学辩证,把握整体平衡”。如何把握平衡,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求简”原则,以“简”的思想调适矛盾,使设计中看似矛盾的因素统一和谐。
《中庸》中说:“极而高明而道中庸”,这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寻求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寻求突破。平衡就是要寻求关系的“和谐”,就是不要绝对化,不要走极端。
我们需要热情,但同时需要“冷处理”。
我们需要偏执,但同时需要“辩证法”
有时候,“平衡”了可能就是“创新”。
五字教学辩证法——趣、序、顺、变、度。
删繁就简,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成就平衡。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简”不是简单、简易、简略、简捷,而是意味着丰实、丰厚、深刻、蕴藉、博大与智慧,甚至还有宁静和幸福,思想在这里漫步,生命会在此拔节抽穗。
【趣】
“趣”就是有兴趣,它应该说这是我们教学的第一准则。“教得有趣,学得有趣”不仅仅是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手段,也是教学的原则。“有趣”不限于低年级,中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以及成人的学习同样也不能缺少趣味。
让学生发生兴趣,就是要鼓励他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一味的求全责备。每个学生可能某一特别突出,我们就是善于抓住他的优点,拼命鼓励,表扬,让他(她)感到老师在关注他,还要让全体学生听见。有的计算能力较强、较快,有的空间能力较强,对长度的估计能力较强,有的心算能力强,有的数学表达能力强,就是要抓住亮点,把亮点放大。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序】
什么是“序”?
“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也即儿童认知规律的“序”和所学知识递变演进“序”。
序很重要,不同的序列,性质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碳原子因排列不同,或成为坚硬的金刚石,或成为脆弱的石墨。它说明即使构成事物的成份数量相同,但排列不同,也是导致事物整体结构及性质的改变的。这是哲学中的量变引起质量的道理。
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三四个老师备同一教材的同一节课,共同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解的内容、作业等等,但教学效果却大大不同。这除了执教者本身素质和各个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差异外,一个很重要的应是执教者安排的教学内容的顺序不相同。如作业指导,是示范一道练习两道,还是不示范练三道,其效果迥异。
把上述两方面的“序”展开,就有学科知识的序,年龄的序,由浅入深的序,由易到难的序等等……科学地安排课堂的环节和步骤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极大。或成金刚石,或成为石墨。
因此,教学前不但要钻研教材的其在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对如何引起、启发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等都做到仔细考虑,而且要在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步骤上下功夫,即使是听说与读写的交叉,讲授与训练的穿插,以至于每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的过渡、衔接等都要反复推敲,教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序,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顺】
“顺”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就是要遵循学与教的心理学,把“同化”与“顺应”想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源自《学记》)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同化”是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以使它符合现有的认知方式。皮亚杰说:“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结构内。”教学中需要这样的“同化”。
“顺应”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两种不同的调适:一是人际关系的调适。它是人们为了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和谐、融洽地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以适应对方的过程;一是人与环境关系的调适。除地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环境的调适。其调适很少涉及人类遗传特质的改变,主要是人类社会特质的改变。这是一种文化调适,与动物的适应环境相区别,故称人类的调适为顺应。
总结一下,教学一定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顺势而为”、“顺势利导”,才能真正把知识教到孩子的心坎上,把情感植入到孩子的心田里。
【变】
變,从丝、从言、从攴。本义:弹琴时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移动。“变”基本意思是形容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例如:更改,变调,变动。
相对教学而言,“变”就是要有变式、变化,要不断变换教育教学方式、作业形式(要有变式练习)、讲课程式(比如如上课的语言要有变化,要有节奏感等),要变化测试方法,变换评价方法。
大家知道“定势”是个双刃剑,新知学习的初期需要较强的“定势”,而在中后期则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定势”、“思维定势”,让学生在辨析中生长,在比较中进步,进而使学生永远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
【度】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适度”是我喜欢的一个词,也是古人极力倡导的“过犹不及”的观念。
在教学中“度”,就是要做到“扶放有度”,要努力把握教学的密度、高度、广度、深度。
“密度”是对特定时空里的数量质量的一种度量。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进程,对预定的教学密度进行适当地考量,从而确定是否“加量”还是“减量”,而不是一成不变。
“高度”在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含意相对比较简单,它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或指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在教学角度来说,“高度”则是个比较的概念,表示程度很高,是与儿童的认知心理联系起来的,是相对而言的。
同样,如果“高度”一般是指平面之上的、底部到顶端的相对认识距离,“深度”似乎是在平面之下挖掘的“底部”到“根部”的相对认知距离。
“宽度”是宽窄的程度;它是指知识“横”向的距离与程度。这又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老师尺度。
密度、高度、宽度、深度一起决定了一堂课知识的“难度”。只有综合考量密度、高度、宽度、深度,才能正直把握住“难度”的系数,加之“扶放有度”的教学拿捏,最终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这里也要提一下朱永新教授在“理想课堂”中一定需要包含了“六维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和练习度。
把朱永新先生的“六维度”与我提的“四维度”比较一下,发现角度是不一样的。“六维度”侧重在课堂的教、学及相互呼应的层面。我提的“四维度”侧重在课堂教学教学的内容或教学资源层面。
为什么在这里侧重在“内容层面”,主要是上面几个方面已经说到的“趣”、“序”、“顺”、“变”已经在教学方式与方式说得够多了,所以这里的“度”一定要着重从内容层面来进行阐述。
“度”,一个多么智慧的字眼,张与弛,多与少,难与易,快与慢,深与浅,宽与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语双关、一字多义……其中总要有一个“度”,要适合、适时、适切,要得宜、得体、得当……
这就是“教学辩证法”!
在数学与生活之间追求目标定位的简准,在简单与丰富之间追求资源统整的简约,在规整与宽泛之间追求过程架构的简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追求手段选择的简当,在自主与合作之间追求方式指引的简便,在过程与结果之间追求活动评价的简明,均凸现了一个“简”字。
辩证地看,“简”化了数学教学的设计,意味着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有“自由学习”与“自由探索”,也意味着有足够的空间去讨论交流、机锋交辩、思维碰撞与表现自我,更意味着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去促进生成、引发精彩。
这就是“教学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