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无法被治愈的灵魂
天气不好没有太阳时,我的内心也没有太阳,我不知道我这一生要怎样才能被治愈好。虽然,我是半个心理咨询师,我还有永远乐观吃苦奋斗的条件反应式的心态。
疯狂忙工作,可以让我忘记人生的痛苦,也不用去接触我不想见的人。如今休息了,突然觉得休息得内心全是忧伤和负能量。
看来,我真的做不到不去忆苦,不被过去所影响。
2.又很理想化的道德感的三观
钱,真的会改变很多人,展现出人性恶。
我觉得我也在我父母面前展现了,我觉得我在报复他们,故意让他们难受,可是我的内心也十分痛苦,我也很心疼我父母的,这个时候我也觉得我挺丑陋的。
而我,似乎觉得,我是被迫展现出人性的恶。
我时常反思自己,我到底会不会做错了,伤害了父母的心。当母亲说“以后我不能挣钱了我去找你”时,我直接说,你们老了我不会管你们的。当父亲受伤在我这里需要我停止工作去照顾、或者每天点外卖给父亲时,我要回了我刚给他打的2000元,且我直接让他回老家让嫂子伺候。
3.真的控制不住忆苦
元旦那天,我告诉自己不去忆苦,可是,我真的控制不住。
我看到父母每年挣的钱都给哥哥嫂子,哥哥老家县城一百多平的房子还贷压力小、十几万的车全款,父母甚至会借钱给表哥买豪车豪宅,而我为了买小房子一身负债,辛苦地通宵工作,收起自己的强势、忍受社会的屈辱、不要脸地去低头奋斗。
从小到大,我努力独立,别人的生活费只是为了吃饭买零食,而我的生活费包括班费、吃饭、买衣服、买生活用品、偶尔奢侈的小零食奖励自己又得奖了,鞋子穿破了,初中寄宿学校里我不得不拆巨资买了一双十几块的运动鞋,恰巧同学跟我去家里了,母亲当着同学的面呵斥我乱花钱。
我的整个学涯里,父母最多的评价是:太能花钱了,大手大脚的。并且,我上学,成为了家里穷的理由,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整个学涯,我都是在学校里做好作业,回家一直干家务活,只有母亲出去干活,我在快速完成布置的家务活和日常家务活后,才偷偷玩或者看电视。
最夸张的是,每个寒暑假,母亲一回来,我都能在不被提醒下,完成一系列动作:安慰母亲说辛苦了,告诉她我已经做好了她安排的各种除了扫地洗衣服做饭每日必须的家务之外的家务,把洗澡的热水准备好,饭菜都做好且猪都喂好不忙的时候我给她洗头洗澡,然后递上开水,然后上饭菜,盛饭,洗碗,喂猪,手洗衣服(母亲爱换衣服,只要脱下衣服就必须换掉夏天每天至少洗3套),擦桌子,收拾餐桌厨房,出去打猪菜,切好猪菜,做其他更多家务,准备晚饭,然后等待母亲回家,又重复,然后母亲睡之前给她捶腰、按摩。做的不好的时候,会经常被训骂。第二天,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活,和数不清的训骂。
母亲没有半句表扬和心疼,当母亲不小心磕到,我会立马去查看并上药。而当我磕到,我选择了忍,因为我怕被骂怎么那么不小心,而且也不会给我拿药,需要我自己处理。
而哥哥,应该算是有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吧。哥哥同学来了,母亲热情款待,而我的同学来了和我一起做家务活。哥哥吃饭喝水都是我伺候,直到成年后社会上处理不来的问题,也还是我去解决。
4.只报喜不报忧才是活该吧
我努力只报喜不报忧,看来也是一个错误,让父母觉得我生活很幸福,让他们觉得读了大学做兼职挣钱很容易,读了研究生月入过万很容易很轻松。父亲经常和我说,你挣钱比你哥哥容易多了。
我出生于1990年,重男轻女,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我不能怪他们。可是,我又忍受不了这种非常明显和扎人心的区别对待:小时候,不仅对我没有任何的温柔呵护,还让我当哥哥的丫鬟,伺候日常生活。
我承认,我的心里永远过不了这道坎,因为我是父母心里不存在的一个孩子,而父母也就两个孩子:我和哥哥。
有的人,把童年的爱和幸福转换成成年后的动力,或者知足常乐的乐观精神,不会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
可是,我不行,我在强烈对比的反差的缺爱环境中成长,饱受同龄人因为贫穷而被嘲笑而变得孤僻。
我会因为发小室友的一句“你穿的衣服连你发小扔的都不如”而艰苦奋斗,目的就是为了不被人再嘲笑。
这一生,我都在努力,活成一个不愁吃喝、不被人嘲笑和看不起的人。
也确实很辛苦,也确实改变了命运,也确实达成了目标,也确实越来越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