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英国小说家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与191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保罗·高更与文森特·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的生平为素材所做的一部小说。
作者毛姆和斯特里克兰夫人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斯特里克兰夫人喜欢结交社会名流,举手投足端庄典雅,完全符合上流社会所要求的女性风范。在社交场合她总能巧妙地不让冷场出现,她面容和蔼可亲,衣着大方得体,家居布置淡雅别致。她非常能干,家务安排得并井有条。她还是一位贤妻良母,关心孩子并使他们富有教养。她的丈夫是一位忠厚老实的证券经纪人。她有一个恩爱和睦、诚实体面、不受任何灾变困扰、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家庭。
斯特里克兰是一名证券经纪人,收入丰厚,迷人的妻子,英俊的儿子和漂亮的女儿。作为旁观者,毛姆这样写道:“最后,这对夫妇会过上有尊严、富裕的退休生活,受到子孙后代的爱戴。”可是,斯特里克兰在他47岁时毁了这一切。他顶着被人怀疑和别的女人私奔的骂名,甚至一分钱都没有留下就丢下从来没有出去工作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一个人跑到巴黎。
他这么疯狂的举动原来并不是有了情妇,而是他要画画。至于画画,作者问斯特里克兰有想过自己的前途吗?斯特里克兰的这样回答,他说:“我告诉你我必须要画画,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一个人落到水里,他如何游泳,姿势好看难看根本没有关系,他必须挣扎出水,否则就会被淹死。”
他的画作由于刚开始学习还非常的粗糙像孩子的笔触,凌乱不堪。在巴黎他穷困潦倒,蜗居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除了画画,就是努力的找各种可以挣钱的零工维持他的画画,很多时候甚至几天只能吃一块面包。
他对家人,朋友都非常残忍冷酷,对世俗的一切都表现的冷嘲热讽、傲慢不屑,但是对艺术却有着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
在巴黎,他遇到了一个欣赏他天赋的好朋友。画家德克.斯特洛夫,斯特洛夫对他非常好,常常借钱给他,让卖画商优先卖他的画,但是这些依然阻止不了他毫不留情的挖苦,讽刺他的画。斯特洛夫丝毫不会觉得难堪。一如既往帮助他,甚至在他差点病死在黑乎乎的房间里时,还和作者毛姆去救他。斯特洛夫并且说服美丽的妻子布兰奇同意接斯特里克兰到他们的一房一厅的房间里,夫妻俩轮流照看他。就这样,在他康复期间还勾引了斯特洛夫的妻子。
斯特洛夫面对一个是自己欣赏的天才画家,一个是自己心爱的妻子的背叛,痛苦,伤心,不舍的留下了公寓给两个伤害了他的人。自己一个人离开。斯特里克兰居然又再次抛弃了这个被她引诱的女人,后来布兰奇因为伤心服毒自杀了,斯特洛夫也伤心的一个人回到他儿时的故乡荷兰。
看到这里感觉斯特里克兰简直就是个人渣,斯特里克兰对女人的情感有着特别渣的观点: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女人,当我的欲望满足了,我就会去忙别的事情。。。。女人除了爱情什么也不懂,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荒谬,她们还想说服我们,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其实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只知道欲望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病,女人是我取乐的工具,我没有耐心让她们当我的助手,搭档,伴侣。
后来斯特里克兰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生涯,蹲过救助站,到处靠救济站派发的食物生活,长期饥寒交迫颠沛流离,后来因为跟一个船长包工头打架,逃命上了一首船做锅炉工人,辗转来到塔希提岛上。这个岛冥冥之中像是对他有种召唤,他像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在岛上他感觉回到了家一样的亲切。他依然会给别人干几天活,挣够了买颜料画笔的钱之后就会消失跑到森林里去画画。最后被一个好心的开餐厅的老板娘给他介绍了一个有一小块地产的姑娘爱塔,他和爱塔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他们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原始人般的生活,穿着简单的衣服,光着脚,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不幸的是,不久他感染了麻风病,患病期间他依然不忘画画,在屋子里的墙壁地板上画画,完成了他的那副巨型非凡的油画。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爱塔一直照顾着他,直到他身体溃烂而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甚至没有留下一根木头。
他的那副画被一位叫库特拉斯的医生看过,作者的描述库特拉斯当时是这样的。
他看着墙上的壁画,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对于绘画,他一无所知,但眼前的东西让他惊讶不已。四面墙上,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一幅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图画铺展开来,那种奇妙、神秘,简直难以形容。库特拉斯几乎屏住了呼吸。一种难以理解、无法参透的感情攫住了他。他感觉,这种敬畏和欣喜,就像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时怀着的那种敬畏和欣喜。这壁画巨大无比,既耽于肉欲,又充满激情,同时,也包含某种恐怖,让他看着十分害怕。绘制这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深处,发现了美妙而惊人的秘密。他知晓了人类从不知晓的事物。他画出的是某种原始的、可怕的东西。这并不属于人类。库特拉斯模糊地感到,这就像巫术,既美丽,又污秽。
“上帝啊,真是天才。”库特拉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居然说出了这句话。
至此,斯特里克兰倾尽毕生之力,把他所理解、洞悉的一切表达的淋漓尽致。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纠缠着他的魔鬼终于被驱逐了,他痛苦的一生就是为这件作品做准备,随着作品的完成,他远离凡俗的、备受折磨的灵魂终于得到安息。
这就是这本小说讲述的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在“神谕”的召唤下,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走向了艺术的至境。在一生的孤独与彷徨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的故事。
看完这本小说,我的内心被深深的震撼和打动了,我从刚开始斯特里克兰毅然决然的离开拥有的一切去巴黎寻找画画,我内心就有种深深的佩服和向往,那是一种找到自我的幸福。这种体会我也在经历,我能理解他,如果是放在10年前我也看不透,但是现在我居然很羡慕他。
我在网上看到了两个经典的点评:
有人质疑斯特里克兰的出走是满足毛姆个人的虚拟的满足。倒不如说,每一个中年人的心里,都幻想着有这么一次为艺术、为理想的出走。只是有人成功了,比如弘一法师;有人一直原地踏步,比如芸芸众生。
荣格在他的《人生的各个阶段》里问:“社会上有没有这样一种大学,是特意为四十岁左右的人设立的,指导他们该怎样度过即将到来的人生?”有的,《月亮民六便士》就是其中的一本指导书。
这样一种追求理想的人生你怎么看呢?
作者在书里还提到了他朋友亚伯拉罕,医院的主治医生,被人称为“拿手术刀的天才”。当他第一次在亚历山大港停泊时,他感受到某种天启,“一种美妙,自由的感觉,觉得回到了故国家园,当时当地,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要在亚历山大港度过余生。”他放弃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高薪职位,在那个岛上穷困潦倒的生活。还有布鲁诺船长和他的妻子离开原来的生活,在包莫图斯群岛买了一个岛屿,一家人过着自在的生活。从世俗的意义来看,斯特里克兰、亚伯拉罕、布鲁诺船长都是失败者,可是从艺术的角度看,他们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因此,毛姆对成功下了定义:“取决于你对生活赋予了什么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取决于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斯特里克兰挣脱社会道德观念的束缚,遵从内心的欲望,毫无保留的释放所有的情感,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如同书中的主题: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我想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很多人都只顾看脚下的六便士,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像主人公一样坚持望向头顶上的月亮;斯特里克兰“他愿意拥抱死亡,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
现在我们跳出故事情节,看看作者毛姆本人,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对人性有着深深的洞察力,他当过医生,他的作品像是手术刀一样对人性犀利地解剖。他被称为人性的手术师他在人性探索的世界里追求一生。
理想与现实是相互矛盾的,也是永恒的主题,我们需要明白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所在,勇往直前的走下去。在中年危机面前如何自我拯救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这也是为什么荣格说这是为40岁左右的人推荐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