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真正地追看了《奇葩说》第三季,几期看下来不得不喜欢机智幽默的胖矮紧大叔马东。当众多妹子想睡宋仲基的时候,我只偏爱马东东。
有人把《奇葩说》从第一季追到第三季,越来越喜欢这个幽默睿智、大气憨态的马东了。我们爱的是他萌胖外表下成熟魅力的灵魂。你们疯狂地爱着宋仲基欧巴,而“我是一面孤墙,静静地守着面向北方的无人瓦舍,解解珍素心灵上的升华,远离外貌协会”。
怎么会有马东这样沉默睿智幽默情商高,而且又那么贱的人呢?怎么会有《奇葩说》这样犀利深刻又坦白得不要脸的节目呢?
在看《奇葩说》之前,我对马东的印象只有两个标签,一个是央视《挑战主持人》的主持人,另一个是相声演员马季的儿子。如果不是《奇葩说》我可能看不到活得如此舒展的马东,也许还是会以为他像大多数央视主持人一样,都有点端着,一脸严肃地播报和谐社会。
今天刷微博,看到汪涵上了热搜,想起许多人都喜欢拿汪涵与马东作比较,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对双方势均力敌的肯定。他们都有才华有深度,幽默与应变能力一流。汪涵给人的感觉是儒雅复古,但是会让人产生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而马东这个中年胖大叔,既有格局视野和气度修养,也能很无节操地打入年轻人的内部。
马东在节目里可以厚颜无耻地卖广告,贱兮兮地说低俗的话,也可以在总结辩论话题的时候,让全场人都静静聆听。减肥没成功,答应观众的裸奔,裸着也要跑完,没有几个中年人能像他一样豁得出去。在节目也能适当地插科打诨,产生一种神奇的搞笑氛围。他偶尔也会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实力卖萌装可爱。高晓松说“我们大多时候扮演着小丑,但是大节不辱”。
同样是胖子,马东没有像郭德纲一样说相声,而是涉足文艺圈,神采奕奕地站在舞台上,背后离不开妻子彭小盛的关心和鼓励。他说:“是爱让一个男人不断地成长!”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学计算机的马东也练就了好口才。做过央视的主持人,也曾经是央视兔年春晚的导演。他与父亲马季一样在北京圈子里拥有好口碑,一直依靠的都是自己的才华。
马东还有一项独家的技能,就是可以天马行空,花样百出地把广告做出美感来。以至于那些广告段子都成为了丰富节目内容的形式之一。但是据说,花式广告也是被逼出来的。
《奇葩说》是一档寻求天性解放的节目,既可以下里巴人,也可以阳春白雪。既可以讲荤段子,也可以进行深刻的思考。奇葩就是要与众不同,突破大多数人所受的成长限制。这个世界需要多元,多样性才能碰撞出真正的美。我们可以不喜欢那些奇葩本人,但是应该尊重他们表达的权利。即使“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最好的教养,莫过于,允许你的同类,在人生中能够失态几回。”
《奇葩说》是一档兼具娱乐与思考的节目,在让观众们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们思想深度的诉求。而其中的边界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会流于浅薄。这也许是让那些不愿意沉于思考的年轻人喜欢这档节目的原因。人最可贵的是与众不同,《奇葩说》实在常规中寻求“破格”,每一种价值观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才是一个大气包容的社会,对每个人都是温柔的。
马东非常善于倾听、总结和搞笑,他的这些特质在《奇葩说》里可以展现地淋漓尽致。他是一个十分内敛自谦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满腹才华依然不动声色才最令人佩服。他经常自黑,也常常黑别人,不拐弯抹角,这样也会令对方真正的松弛下来。他的脑子里似乎总是能够掏出来一些出其不意的有意思的东西,你永远不会知道,他给你的惊喜有多少。几乎每一句话都能让人陷入无限的遐思,流露出百转千回的意味。蔡康永评价他:“就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声中就刺出一剑,气度非常从容。”
2015年,马东创建米未传媒,“米未”代表着“me(我)”和“we(我们)”。他的团队几乎都是80、90后,而这位老胖子依然有着年轻人的心境,甚至比那些年轻人都要有活力和创造力。据说,马东很喜欢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但是希望娱乐只是传递价值、沉淀文化的华丽外衣。娱乐应该具有包容性,但是也应该对真正的文化和价值怀有敬畏之心。这个“奇葩”节目隐藏着一条并不奇葩的主线:不管开起玩笑来如何无底线,但最终往往会将话题引至严肃的讨论。
曾经看到过一段对于《奇葩说》几位导师的幽默又睿智的评价:“高晓松,一个看着满肚肥肠,实则满肚经纶的重型自拍杀器。 蔡康永,一个衣着似小丑,却温柔反叛世界的语言艺术大师。 马东,一个出身朝廷台,却出走互联网穿豹纹西服的主持人。 还有金星这颗随时都在待机状态的,超大型撕逼生成器。”听这些与众不同又非常有学识的人说话,感受到的是形形色色而又本真的生活。
蔡康永有着尊重宽容大气的温柔,高晓松粗糙犀利的外表下藏着诗和远方的理想情怀,这两位有学识的人也会经常开撕。马东作为奇葩议长身处他们之间,总是能云淡风轻地使双方达到和解。此外他还能轻松地做广告、敲木鱼,准确地把握全局掌握节奏,真的有着非凡的智慧。
附:
央视网对马东的评价:“主持人马东他长得既不帅,也不酷,有时候还显得憨态可掬,但是他在中国电视主持界却声誉日起,靠的就是他明快的现场判断力和犀利的思维。马东的国外留学的经历和从小家庭的生活让他对艺术耳濡目染,每次面对选手、观众以及评委的挑剔目光,幽默机智细胞的马东总有一种处变不惊的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