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看了班长邓莎的文章后,就深受启发,她的文章结构很清晰,逻辑层层递进,读者比较容易吸收。
以前我写作完全凭感觉。但是看了班长的文章后,我总结了自己一年来的写作经验,把自己写作的技巧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章结构清晰、主题明确、论述准确、文章完整。
无论你读一篇文章,还是看一场演讲,你去分析一下,几乎所有的文章或者演讲的结构都是一样的。①抛出一个问题(我想传达给你什么观点)②一、二、三点论述(你为什么要相信我,说服读者)③点题、金句结尾,加强印象。
只要这框架往上一摆,读者会不知道你表达什么吗?你还担心自己写不出来吗?你还担心自己逻辑混乱吗?不存在的。
第二、屏读时代、尽量使文章口语化。
为什么文章要口语化?我就反问你一句,除了上学时语文考试,你会去读古诗、文言文,你会去揣摩一个成语的意思吗?几乎是不会的。现在的信息这么泛滥,让我们更失去了阅读的耐心,你写出来的,我看不懂,我为什么要看?
我写作的时候,如果文章中夹带着重要概念,几乎后面都会跟着一个例子,而且例子都是有场景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那些需要思考的信息,据专家统计,普通人一年只思考两到三次,你觉得他会去思考你的文章吗?
我在写《思考快与慢》读后感的时候,里面有写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处理的是下意识的事情,而系统2是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思考的事情。举个例子,当我问你1+1等于几的时候,你肯定很快能答出来,这是系统1的工作。那如果我问你37×29等于几呢?你肯定要仔细计算,这是系统2的工作。从进化学角度看,为了能保存身体的能量,系统2是能不启动就不启动,所以我们写作要尽量绕开系统2。主要体现在句子口语化,概念场景化上。如果你还是不懂场景化,去研究一下罗胖是怎么卖货的。
第三、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
我经常看到战友的文章是属于自嗨模式,介绍自己经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写这些,你想传达给我什么?你想告诉我,你生活过得滋润吗?你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你得思考你的文章能给到读者什么,是精神上的按摩,还是技巧的传授,或是知识点的普及……大家时间都这么宝贵,没人喜欢看你自嗨。
其实不止文章开启自嗨模式,上星期我在深圳参加活动,一个大学教师作自我介绍,讲自己各种生活细节,比如自己学了职业生涯规划,参加了“内观”课程等等。我从大老远赶来是听你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吗?瞎扯。自我介绍正确的打开方式①介绍我是谁②我在做什么,研究哪个领域③我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帮助。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坎坷,然后介绍自己是怎么解决的。这样别人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加深对你的印象,同时也能初步评估你的能力。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让你知道的是:写文章要时刻记住,你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
以上是我个人总结的写作三点技巧,每次我都按照这套路,一篇文章很快就能写好,肯定还有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希望战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