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这样一份读书笔记:
“阅读札记——儒林外史5—8回
书上的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王惠是善还是恶?
事实上王惠在前几回与周进、范进、梅玖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真正有争议的地方是,在宁王造反的时候他投降了。
我认为王惠的做法是没有错的。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必须在道义和生命之间做出选择。蝼蚁尚且贪生,不是所有人都是王守仁那样能致良知舍生取义的圣人。站在王惠的角度来看,当时宁王在江西经营了20余年,他的实力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为了造反,宁王更集结了8万精锐,号称18万大军。而王阳明是唯一一个起兵勤王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几万民兵。还有一点:王惠是南昌太守,而南昌是朱晨豪的老巢,所以王惠不得不降。所以,王惠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书中的名士所代表的是正义,那么他无疑是正义的。只是处境与他人不同罢了。”
初读这篇笔记,很想点赞。因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尤其是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再读却发现问题很大。
首先观点不对,甚至有点阴损。正如一位同事所说:“这是为奸人立牌坊。” 王惠是一个实足的贪官、坏人。上任伊始,就把衙门的“清三样”,即“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变成了浊三样,即“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欺压百姓,盘剥吏民。合城百姓“睡梦里也是怕的”。这样一个官,有何资格让人说:“无可厚非”,怎能代表正义?
其次不符事实。王惠投降之时,已不是南昌太守,升为南赣道,有领兵权,王惠本领不济,被打败,逃跑途中被抓。宁王一句话,王道台就颤抖抖的叩头道:“情愿降顺。”宁王兵败之后,王惠又慌不择路逃跑去了,逃跑路上还骗得蘧公孙二百两银子。可见王惠就是典型的一个节操掉了一地的十足的恶棍。
王惠的善与恶,不是放在同一时间段考虑的。王惠的善是未发达之时,是做百姓之时。他的恶是发达之后,做官之后。他做官之后,牢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教导。也可以说王惠本性就是恶的,只是没有发达之前,没有机会做恶。
联系该同学平时表现,诊断这篇文章是为了标新立异,刷存在感的即兴之做,也是不仔细读书,依据所读的一些表面信息,凭空想象,胡乱编造出来的。这位学生家教很严,如果学校反映孩子的一点不足,是直接上手打人的。学生个人自尊心也极强,平时不太能接受批评。所以我写了这么一段评语:“笔记非常有主见,思路清晰。但要结合文本,了解小说内容。扣住人物言行,展开议论。”
学生悟性很高,今天的笔记就比较靠谱:
“儒林外史阅读札记
‘一鞭一道痕,一摑一掌血’这是鲁编修对八股文的评价。鲁编修是八股文的狂热崇拜者,认为其他的诗词歌赋都是野狐禅。
编修是翰林院的官职,而翰林院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科考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鲁编修做官做进翰林院,可谓是实现了人生理想。但他自己说:“做穷翰林的人只……坐在京城,白白赔钱度日”可见他只能过着寒酸穷苦的生活,除了虚名别无他物。从鲁编修这个人物身上我能深刻的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鲁编修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他的形象依旧十分的立体、丰满。”
很多人想知道我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有见地,语文素养也比较高。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老师的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学生的问题,并做出正确、合适、有效的评价。
又如,最近很多学生做批注型的笔记,把小说的内容先抄写一遍在笔记本上,再在笔记本上做圈点勾画,同时在笔记本右边所留空白处做详细批注。我及时发现这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因为长期这样做会让孩子累得受不了。同时也是孩子不知道变通。因为这种方式是以前借图书馆的书的时候用的方法。现在孩子读得是自己的书,为什么还要抄一遍。偶尔为之是可以,长期就不行。我今天在家长群里及时发布一条信息:“读书笔记是批注型的,可以直接批注在书上,不用另外抄一遍。”
再如,有几位学生的读书笔记,每天都是“主要内容、美段摘抄、句子赏析、心得体会”四大板块,模式单一,一成不变。显然这几位学生是非常听话的孩子,牢记了我所讲的读书笔记格式要求,但读书重感悟,不重形式。如果长期被形式束缚,时间一长就会了无兴趣。所以我今天及时提醒那几位学生,打开思路,敢于创新。只要是心中所想,心中收获,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阅读的种子需要培育,培育需要眼明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