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
时间过得真快,9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走过,10月也快过半了。在昨晚小灶9月份总结过后,不知道你是否有被感动到呢?那段视频,最后一句话戳到了我的泪点。“小灶,一直都在等你回来”,试问从我们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除了亲人,还有谁愿意对你说,一直都在等你回来呢?还有那句:“如果你想重来,大家都在”有没有被暖到呢?
反思和行动:
从2月份到现在进入小灶群也快八个月了。在这八个月的时间中,见证了许多小伙伴的飞速成长,见证了许多小伙伴的蜕变,也有许多小伙伴从迷茫中重新找到了方向。这从一次次勋章颁奖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证实,而反观我自己变化却不大。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跟一个小伙伴聊起的,为什么感觉参加了那么多的线上线下的课程,这段时间好像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似的。在我们的讨论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事后没有去总结复盘。没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地用起来。
既然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就要去改变,就从这次颁奖礼之后开始学会复盘吧。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有同感的小伙伴?那就是每次颁奖礼过后,都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感觉。“羡慕忌妒”:小伙伴们的快速成长。“恨”: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抓住时间与他们同行。
从昨晚的颁奖礼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进入小灶群之后都作出过哪些努力,结果发现捧着脑袋想了半天,压根就想不到。(于是就对自己说,你丫羡慕嫉妒狠个毛呀,还不滚去好好反思一下)。
1.先从写晨读感悟开始说,燕子姐是用四个小时的时间打磨一篇文章,而反观我自己是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憋出一篇文章。关键是憋出来之后自己也不想看的那种。这个问题在9月份我就发现了,但是一直拖着没有去改变,还美其名曰的说先养成写的习惯,再去学会提高。真是不总结,不知道,如果这样都能成长,那就真是怪了。其实算算每天半小时一个月30天的时间,那样就是900分钟,也就是15个小时。如果我去重新分配一下这15个小时,那么效果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2.猫叔说小灶是一个自由链接的地盘。仔细想想,我去主动勾搭的小伙伴又有几个呢?(幸好还有主动勾搭我的小伙伴,不然还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在接下来的80多天中,我要好好的利用这段时间去勾搭小伙伴们?(希望小伙伴们不要把我的厚脸皮给吓到了)
3.主动利他:在我们小灶群里,多次提到主动利他,有的是在大咖成长分享中,有的穿插在牛人分享的经历里。而我每次总以自己没什么可提供的价值为借口,然后就龟缩起来了。这个需要主动出击,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
4.看完小灶百人故事集,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酸史。原来自己经历的那点事儿压根在别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事儿。从此以后,我要向前看,向前进,不回头。
哎呀妈,不能再写下去了,再写下去就发现自己浑身都是缺点,简直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二混子了。总之一句话,在小灶剩下的80多天中,我要重新来过。你愿意陪我一起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