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个锤子”一句俺们经常使用的高频率词,在我看来就是发表不同声音或是不屑于顾的结束回答。
这个“你懂个锤子”被现代人引用最多的还是缘于,我们陕西著名作家对懑来者,你怎么再不写几部好作品。陈忠实先生直接就来一个:“你懂个锤子!”。很多人,在历年的朋友圈都曾经看到很多人转发过这个最光鲜和发人省醒的“你懂个锤子”的来历。但俺们却似乎忘却了关键的一点。先生对事而不对人,起码我始终坚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可话又说过来,我相信先生是在气头上,才会情绪性的回了这一句“你懂个锤子!”被人引用,自然非常高大上,但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乱翻使用,我认为是对陕西文化的一种亵渎,一种轻轻飘飘的阿斗使唤。
三言不和,就会使用你懂个锤子来搪塞。说者与听者之间被你懂个锤子而面目相赤,这等现象非常普遍而具体。
我在想几个问题,我必须原原本本的叙述一下。难道现代人抗摔打能力这么弱小,人家一句“你懂个锤子”,你就会生气,就会不友好的结束对话。语言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但语言的杀伤力也许也就在这里。
讨论工作,讨论观点,我认为都可以使用“你懂个锤子”来回话。只要听者,和你有一定的链接,尽管使用,不会收到不好的印象。但,使用这个词,千真万确,还是要小心再小心。笔者,在这里苦口婆心的说,你们如果听的进去甚好,如果听不进去,也没有关系。
世间的很多事情,就是有人在讲,而有人熟视无睹,而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唤起自己的言行,去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最后一种,值得尊敬和仰视。
可有的文章,为什么好?为什么有的文章千古流传,而有的迎合再迎合,广告再广告,最后不了了之。要我说,只给观点或者结论,不给方法的就是耍流氓,给方法的,给正能量的就是好文章。
回到“你懂个锤子”。什么叫雅俗共赏,陈忠实先生据说是个非常倔的老头。一是一,二是二。所以“你懂个锤子”是用在对先生风骨的一种褒奖,对先生专注文学领域研究的一种释放。先生用关中的俗语,还原对治学治文要有认真劲的流露。
而如今,我们在使用“你懂个锤子”时,在网络上,在平时生活中,真是千奇百怪。用千奇百怪这个词,貌似有些自负。而事实上,我真有几次想大声高呼:“你懂个锤子”
在这个疫情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有很多朋友圈的人在那里呼叫高卖口罩,或者搞一些意识流的文章在里面,在没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乱发帖子的种种时候。我真想回他几句“你懂个锤子”。后来,我对朋友圈看的越来越淡了,这哪里还是朋友圈,这分明是自由市场。所以我果断每日不在关注朋友圈。网络时代,有一点最害怕的就是,聚集,低质量的聚集就是在宣泄各种情绪,却唯独没有从自身去考量与发的内容的链接。
方方的日记,为什么辣么多人浏览。因为,与自己链接,体恤生活和百姓。因为爱,所以才会持续的写作。好的作家是想把老百姓认识不到的东西,让老百姓知道,并懂得,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读书点亮生活的口号喊起来啦,写作同样可以带给别人光和热。至于说,还有些人在谩骂方方,这里可以用“你懂个锤子”来回话。因为爱,才会有恨嘛!方方挺住,武汉必胜。心态好的作家,也许都是靠自我修复。祝愿“你懂个锤子”以后不用。
社会上提倡学习的东西,无独有偶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缺乏的。比如人际沟通、领导力、影响力等等。文化是什么?我觉得,就如同在西安的各色人等中,交流说出的语言和我们自己的行为,这些就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曾经也是个愤青,如今不是不是个愤青,而是生活、经历、阅历、阅读让我逐渐更加悲悯或者可爱的观察自己和周围的距离。
说距离,也许俺么自己和自己的距离都十万八千里呢,还谈什么与人合作。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很容易表现出来。只有自己和自己很近的时候,你在看周围的风景以及你说出的语言,都是柔和、从容或者叫看透就是不说来形容。
学习名家名言,一定要一分为二。你该对谁“你懂个锤子”要心里有个数,毕竟这个世界,和你保持距离感的人,不会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