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除了工作和休息,我把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读书。
读到那些比较激情澎湃、与心灵深处碰撞激起无限感慨的优美段落时,就迫切摘录下来为以后写文章做素材用。
然而需要写作用到它们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作者所描述的完整的话。总得打开笔记,反复的阅读几遍或直接抄写。总感觉是抄袭别人,不是自己的东西,效率还很低。
看书记不住这个问题,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不解决这个问题,严重影响提高写作能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书不是读的多才管用,而是你所读的知识,输入到你的脑子里面,然后从你的脑子里面再输出来,那才是真正是自己的知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听了弘丹老师的讲座,最后总结出这么几点?
阅读的几个原则:
第一,找到自己的定位,专注的领域长期投入。例如,你想提高写作,那么只读关于写作的书籍。
第二,一定要挑最好的内容来读,高质量的输入,才能高质量的输出。阅读经典是人生的捷径,与世界级的大师为友。
第三,阅读的频次,每天阅读需要花多长时间?至少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第四,做笔记,阅读好书中的经典的语句、语段,把它摘录下来,反复记忆。
记住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选一个话题 ,写一篇文章。当你被迫收集大量信息时,反复的研究,最后列出框架,表达出来之后,自己就记住了,比如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
读书要选好一本书,一心一意的去读,抱着一个目的钻研得读,读的时候专注于一个主题内容,而不是其他的想法。
比如想学习提高写作,选择粥左罗的《学会写作》,第一遍读学习“如何提高写作”这个主题。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们要从中学习“如何写出爆款的文章"这个主题。这样你读数遍过后,你会对这本书的多方面内容,由生而熟,由熟而精,这方法虽然笨,但效果很好。
好的书很值得反复的去阅读,一次比一次参透的道理更深入。一本好书,需要我们阅读七遍以上,它才能开始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阅读、实践再阅读、再实践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做我们在多方面都能得到进步。
读书不是来记住 ,而是来影响自己的认知,来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