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者及画面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39
职业:教师
家庭情况:6人,有负债,一人有工作,一人打工,父母带孩子
绘画名称:《和谐》
画面描述:房子有些小,人正在行走,手臂紧贴着身体。 树有些细高。
整体印象
1、印象关键词: 不自在、不协调、简单、缅腆
2、绘画时间: 8分钟
3、 绘画顺序:房子、人、树,画者先画房子,说明以家庭为重,关注家庭多,而人比房大,时间精力花在个人身上较多,比如工作学习等
4、涂抹和擦拭 :没发现
一、总:全局着眼
1、画面大小:
大小适中,说明画者自我认知较好,有自信,自我控制力强,人际交往顺畅,环境适应良好。
2、画面位置:
居中靠上,说明画者关注于现实,或现实中有不满的情绪,同时对精神生活有追求,有抱负,也有幻想。
画面占着画纸比较均匀,说明画者做事规划性强,想把家庭与事业发展之间维持平衡;画者是个理性感性并存的人,是个怀旧又向往未来的人
同时画面稍偏右,观念与思维受父亲影响较大
3、线条特点:
长线条主,圆弧线为辅。笔触适中,笔触适中流畅,说明画者人际交往顺畅,自制力强,性情柔和好相处,做事原则性比较强,比较坚定与坚持,但内心可能容易感到压抑,可能有情绪化冲动的一面。
4、色彩分析:无
二、分:内容分析
房子——整体比人与树小,放在左面,位于左侧,家庭观以母性影响较大,也可能是对家庭、母亲的依恋,但可能又渴望自己能够独当一面,承担更多。
类型:立体房屋,正常。
但有点倾斜,对家庭有不安全感,有潜在的担忧和焦虑
屋顶:较大,说明画者有空想成分,屋顶没画瓦片,可能画者希望追求简单的生活,或想法比较简单
墙壁:似乎看起来稳定性不太好,线条向左倾斜。也许家庭结构不太稳固,内心有些缺乏安全感.
门:较大,说明画者性情开朗,现实状态中人际关系是比较开放的,愿意交往,但没有把手,外面的人不容易把门打开,画者不愿意让人走进心扉
窗:只画窗的外轮廓,说明内心简单直接,比较直爽,没有太多想法或心计。
门比窗大,也可能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表现外向,但内心是比较喜欢内向、安静的环境
树——整体:在画纸的左面,偏上,个人成长中比较追求精神给予的力量,比较高瘦,但支撑力似乎不太够,有点向右倾斜之感,也许事业发展不太平衡,同时对未来事业发展有所期待,成长过程中受父亲的影响较大。
类型:不详,不做分析
树冠:大小适中,代表对自我现状的认可程度良好。封闭型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情绪不容易外露,人缘好,容易变通。
树枝:没有画,代表追求简单,快捷,做事注重效率
树干:纤细,可能画者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信心不足,得到社会⽀持较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滋养也较少
上部平行,下部漏斗,比较包容,踏实肯干
没有树根,个人成长的安全感不足
人物——整体:比较高大,动态正面造型。说明画者愿意被人所了解,自我认可程度相对比较高。
类型(火柴人、正侧背面、异性、动态等):正侧、动态。说明画者渴望自己表现得更外向活泼,行动力强。
头部:适中的头像,擅于从事管理岗,做事⼉周密、实际,对欲望⽐较节制。
头发:稀疏,可能精力不太足,感觉疲惫,一根根描绘,做事认真、细致
面部:圆脸,性格温和,柔和好相处。
眉毛:整齐有力,说明画者做事⼲练、洒脱,遵守规则,适应性好
眼睛:两只眼睛形状不太一样,可能做事比较灵活,会察言观色。性格变化⽐较快,外向内向经常变化。眼型修长,说明慈悲、思虑深远、有创造⼒、有耐⼼、包容性强。眼距宽,可能大局观念强,会忽略一些细节。
鼻子:小巧,圆鼻头。说明画者依靠过去经验解决事情,但性格好,人际关系柔和,有可能⽐较依赖,依恋身边亲近的人。
嘴巴:小,表达⽅⾯缺乏⾃信,不善表达。
耳朵:较小,位置高,也许不太擅长倾听。⽣命⼒强,适应性强,记忆⼒好。
脖子:渴望出人头地,有目标感,很上进,对自己要求很高。
肩膀:方肩膀,有担当,责任心,有压力
躯干:方方正正,或性情中有倔强的一面。
手臂(胳膊):纤细,位于两侧,说明内心拘谨,情感内敛。有想法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感。
手:双手张开,手指清晰画出,掌控力强。
腿:双腿分开,距离恰当,说明画者希望自己是外向,而有活⼒的。
脚和鞋: 一只大,一只小,可能缺少一些稳定感。
衣服(扣子、口袋):
其他(包包、书等):
三、总:统合整理关于性格:
关于心理和情绪状态: 情绪在家庭与事业发展间有焦虑、有担心,有些缺乏安全感
关于人际关系和家庭:有圆融的人际关系、和谐,但家庭结构可能不太稳固
关于画者需求:渴望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优劣势:
三个以上优点:是个认真踏实、细致化工作的人、遵守规则、与人相处圆融、变通,不固执,自控能力强,做事积极向上,认真负责 ,追求生活,有精神领悟
一个缺点: 不太善于表达,不知如何规划好家庭
给画者的建议:
家庭中带来的焦虑,也是帮助你成长的过程,希望多给自己正面的支持动力,一切向慢慢迎刃而解
提问(你想了解的、想确认的、对画者有帮助的)(尝试不同问法,注重对方感受):
1、你是否想要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去给家人提供更稳定或更好的生活环境呢?
2、你是否渴望自己能够更强大,独当一面去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但对自己的能力又有所怀疑,内心会感到紧张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