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一本书可以让我拿起来就没再放下,熬夜几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也很少因为谁的文字而流出泪而笑出声;也许久没有哪本书,让人读了进入其中而一时恍惚、无法自拔、反复回味的境地。击中我的这本书,是范海涛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
说起范海涛,可能知道这个名字的不是特别多,但在特定的圈子里,她早已经少年成名。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正是她30岁之前完成一本十年未见的名人传记作品。据说,因为这本书的畅销,不少大佬对李开复羡慕嫉妒,邀约范海涛出书。可以说年纪轻轻就到了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的人生巅峰。
然而,范海涛本人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光环冲昏头脑,她婉拒了一切邀约,沉浸在苦逼的GRE备考中。跟她的工作成绩比她是年轻的;而在同是备考出国的人群中,她几乎是年龄最大的。当时,她已年届30,真到2011年收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时,已经32岁。
拒绝唾手可得的功成名就,顶着周围人的不理解,克服年龄带来的美式高校学习过程的体能和精神的压榨式消耗,范海涛这本书于流泪中让人欢笑,于艰难中让人看到希望。
总括起来,整本书是范海涛在写出百万畅销书《世界,因你而不同》后,突破常规人的理解,毅然决然辞职出国留学的故事。出国前的选择挣扎;出国后各种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语言、文化、生活种种不适,出国前已有成就,出国后落寞无朋友的孤独;美式高校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及范海涛做为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口述历史专业是怎么样的一个学科存在;在书中作者都做了详细、生动的故事性的展开。面对环境的心、身的应对,充满美剧式跌宕的故事,琐事也写是妙趣横生。
内容丰富有趣,范海涛文笔绝对可以称得上梦笔生花。文字有穿透纸面,直击人心,让人沉浸书中的魔力。
面对留学还是继续成功的事业,她说“不勇敢无以致青春”,“人生在世,不要被信条所惑,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自己的声音,你的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面对初到纽约的不适,她道“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来到片土地,遭遇重创、体验绝望,然后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
面对孤独,“心在孤独里沉默,思维在傲然中前行”;“人生如一场热闹欢乐的电影,忽然转为一场完全的内心独白。没有人听得到,没有人感知得到,没有人能帮得到”……
还有文中各种深入浅出的趣事描写,非身上有功底、内心有好奇、眼睛有美的人,怎么也是写不出来的。
人看世界都会有主观性。每个人看到的世界,进而做出的反应、判断都跟背后的生长环境、教育、见识息息相关。主观上,这本书我看到的是范海涛如何面对选择,是价值观决定的选择,无论放弃辉煌的事业出国留学,还是日常生活的琐事,读什么书,吃什么饭,交什么友。
诚如真格基金徐小平在书的序言中所说,范海涛留学其实错失了全世界最大的机会——中国机会(2011年到2014年,中国互联网江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范海涛的人脉和能力,不出国留学,这几年的事业会是怎样的风生水起)。
但作者本人追求的是什么呢,她要的是有趣的灵魂,探索生命的边界,充满张力体验的人生,可以俯瞰世界的视角,可以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自由。这样的价值观,可以说充斥本书的各种面临选择的瞬间。如果真的时光倒回,让她重新选择,未必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对生命、对人生的态度,如书中李普曼的话“一个人的最高需求在于,认定自己是某种宏大而有序的存在的一部分。这高于一切基本的生存需求,高于对一切其他需求的满足,高于饥饿、爱、快乐和名利,甚至生命本身”。
辛苦身体,孤独心灵,尝遍生活的琐碎艰难,孜孜所求,无非是一个自己更加满意的灵魂。谁人又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