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4
1.批评就像给植物浇灌热水,会让它没有生命力。
2.面对批评,有人会选择隔离,这种模式他也将无法体验丰富的情绪。
3.经常被批评的人他将习惯自我否定,自信心不足,无法客观地认识自己,也无法欣然接受别人的表扬,觉得我不是那样的。
4.对所有人都建立横向关系似乎不可能。但在特定的共同体里(具有共同的认知与学习基础,类似我们的读书会)可以实现,甚至在别人面前分享自己的坎坷经历;但是在另外一个共同体里就无法分享。
5.孩子经常问“妈妈,你觉得我棒不棒?”“妈妈你觉得我乖吗?”结合孩子最近跟我分享的在幼儿园的细节,比如老师跟他们说你们今天要表现很棒,然后才可以奖励你们出去活动区玩;今天哪个小朋友最乖,所以奖励小朋友一个贴纸。对于这种竞争意识和“乖、听话”的价值导向,我有点不太认可。希望孩子能够有足够的自信,他可以做自己,而不是去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那么,如果孩子为了得到老师认可不断去做到乖和听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可能老师会喜欢,她也会愿意努力去做那个最优秀的人,这样似乎对于在公立教育体制下对她是有帮助的,她能适应得不错。
——你自己对于“乖、听话”有什么体验?为什么期待孩子不要那么乖和听话,你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从小就是父母和老师眼里的品学兼优的乖孩子,我一直都在做着父母和老师们期待的对的选择对的事,我想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原来是我把这个投射到孩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