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们不是因为变老而不玩,而是因为不玩而变老------致情趣不足,死板有余的自己。
要有属于自己的长期主义算法
自从听了罗胖的跨年演讲以后,“算法”这个词就一直在脑子里面打转。如果今年能够如愿转身,那接下来需要面对的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行当,也就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集体,这将会是决定自己未来人生状态的关键一步。脱不花在上周二晚的得到例会上讲了这么一个例子,就是当初创立得到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在北京,而不是选择西部的偏远地区。按常规逻辑,越往东,市场越趋于饱和,西部地区空间也会更大,说不定还会被当地政府作为一个新兴企业来引进,享受诸多政策性照顾。她说到,人一定要有一种长期主义的算法,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事情,你要在最好的环境里面,用周围都是“高手”这件事来约束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高手”会倒逼政府构建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其实我们就是来北京享受了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搭了别人发展的快车。
我想,是不是也该转变一下观念,努力去争取一个周围都是高人的单位,也搭一下别人的快车,哪怕起步很难,长远来看总是好的,而不是像多数人那样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从此就长那么大。再说,辛苦两年拿下的法考,仅仅当个摆设装点门面也不是初衷啊。
要搭建自己的信用体系
“信用飞轮人推人”,这是得到的发展理念之一,大意就是作为一个知识服务企业、互联网公司,服务老客户比拓展新客户更加重要。更多的时候,企业的工作重心就是要下大力气去服务好老客户,而不是去拓展新客户,口碑过硬才能长久的活下去。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曾经多少次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好面子或者逞口舌之快而轻诺,又有多少次因为轻诺而食言?当答应一件事的时候,就要想一想是不是能够办到,如果办不到而轻易许诺,就要承担食言的后果,长久下去,打的是脸,毁的是信誉,丢的是人脉。过去一年,这种事干得还真不少,一件一件还吧。
自律,从微习惯开始
培养一个习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寻找动力,也就是每天打鸡血;另一个是靠意志力,咬紧牙关坚持去下。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要么有畏惧心理不敢开始,要么开始了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自律计划流产率总是居高不下。怎么破?《微习惯》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就是把习惯这个大目标压缩到尽可能的小,小到不可思议,因为目标很小,所以就不存在坚持不坚持,也不需要什么鸡血,久而久之,长期主义的红利自然就会显现。如:想养成健身的习惯,可以从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开始,可能大家会怀疑,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就想养成运动的习惯,这几乎不可能。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滚雪球的力量,每天就做一个,每当做的时候,动力会驱使我们再多做几个,通过长时间的累积,就能获得一个大的加速度,实现螺旋式的上升,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习惯。怎么样,是不是像我一样忍不住开始了?只要开始,也就成功一半了。
要收窄正面,花开满园做不到也没必要
过去一年半,总共就干成了那么一件事,长时间的闭关学习、加班熬夜,冷落了朋友,也丢掉了些许健康,如果要问我值不值,你说呢?
目前正是做年度计划的时候,不管今后的路怎么走,长期主义的算法不能丢,一个时间段就集中力量干那么一两件事,即使不成,我也认了,反面的教训也是经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