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1)有事求于人,要有足够的礼节,拜两次送行,彰显个人的品格。
2)当别人馈赠一些不太清楚其具体情况的东西,先接受,表达尊重。也要说明当时无法直接食用或使用的原因。
3)以人为本,出现灾难性损失的时候,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人的伤害,而不是去关心财物。
4)对待朋友,如果朋友有难处,能帮助的自然要出一份力,给予友情的温暖。但是,朋友馈赠的东西,再贵重也不能拜,因为唯有君主馈赠的祭肉才能够有被拜的荣誉。当然,这放在现在可能不太合适。
学习内容:
10.15: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翻译:托人向住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或送礼物)时,孔子会向受托者拜两次以送行。
10.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翻译:季康子赠药给孔子,孔子拜谢后接受了,但同时也说:“我对这种药的药性不了解,不敢尝试服用。”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翻译: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立刻问:“伤到人了吗?”没问马怎么样了。
10.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翻译: 国君赐了食物,孔子一定会摆正席位先尝一尝。国君赐了生肉,他一定会煮熟了,先祭祀给祖先。国君赐了活物,他一定会养起来。陪侍国君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祀的时候,他先取国君面前的饭菜为他尝食。
10.19: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翻译:孔子病了,君主来探望,他便头朝东而卧,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朝服的大带子。
10.20: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翻译:君主下令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过去了。
10.21:入太庙,每事问。
翻译:孔子进入太庙后,一有不懂的事会立刻问。
1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翻译:朋友死了,没有人负责收殓,孔子说:“那就由我来料理丧事吧。”
10.23: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翻译:只有君主赠与的祭肉,孔子在接受时才会行拜谢礼。对于朋友的馈赠,即使是车和马这般名贵,孔子在接受时也不会行拜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