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怪孩子不懂事,孩子怨大人不理解自己,这是典型的缺乏有效沟通。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怨气。
在孩子的头脑中通常会有这样的一些场景,自己仰着头看着高高在上的父母,听着他们发号施令一般地对自己说:去写作业,去吃饭,去睡觉等等各种要求,不准玩手机,不准看电视,不准去等等各种禁止。只因为我们是大人,我们有权威,就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孩子该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不平等的交流只能让我们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
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只能被动的接受命令,长期得不到平等对话的机会的话,孩子就会变得畏缩,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孩子在学校被批评,成绩没考好他回家都不敢和父母说,当父母问他在学校的表现得时候,孩子由于害怕,甚至会撒谎。之后如果家长从老师那里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会更生气,更粗暴,这就会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等到他不再需要仰视你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会情绪大爆发,那时你会发现,你一点都看不懂自己的孩子。
那么,父母应该注意点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给予孩子尊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秘密,尊重孩子的选择,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要当众批评孩子,当众批评孩子会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第二个就是,给孩子发言权,与孩子平等交流。孩子的想法、需求和感受,都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应该少说教,多倾听,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