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意: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难免流于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
此篇高度概括了孔子思想中君子人格的经典模式,文与质的恰当互补关系。
质,未经加工的内在的品质与天性,没有任何的做作与修饰。是内在的品质的表现。文,文化修养的一种概括,后天的教育与修养,符合社会观念的言行举止,一种外在的形式表现。
没有任何包装任何掩饰的质是质朴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如张飞,真性情的莽汉子,如魏晋时期放荡不羁“真风流”的名士们。而仅仅是后天的教育学习,过分强调这种文学上的修养,则会显得迂腐死板,如死搬教条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余英时)。只有文与质相结合,内容与形式达到统一的协调平衡,才会使人生达到较高的境界,也就是既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又能做到性情中人,是孔子中庸之道的经典表现。综合的表现就是孔子思想中的君子形象:文质彬彬,一个人内外和谐的统一,内涵与趣味的综合。
张居正言,
孔子说:“凡人固要质实,也要文采。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胜。若专尚质实,胜过乎文,则诚朴有余,而华采不足,就似那村野的人一般,一味是粗鄙简略而已,岂君子之所贵乎!若专尚文采,胜过乎质,则外虽可观,而中无实意,就似那掌管文书的一般,不过是虚浮粉饰而已,亦岂君子之所贵乎?”
惟是内有忠信诚恪之心外有威仪文词之饰,彬彬然文质相兼,本末相称,而无一毫太过不及之偏,这才是成德之君子。
内容与形式,质与文,单独讲都是美德的一种,但若偏颇于某一方面,则不免流于形式或者是真正的内涵难以表达出来。“质”需要“文”饰来表达出真正的本质的意图,“文”需要“质”的内涵来决定表现的形式与方法。
如同世上万物万事,都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获得长久的存在与发展。想起初中的那位学历挺高却不能正常授课的老师,很为他可惜。有了高深的修为与修养,也要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正确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受者能够清楚明白地了解到,这也是一种学习与表达的能力。
现代词义中的“文质彬彬”,多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文雅有涵养的意思,是比较偏重于“文质"的结果,在文采与质朴的配合和谐中突出文雅的一面,这也是伴随着现代的教育体制而来的结果吧,偏颇于考试成绩与文凭学历而忽视实际应用的能力与品德的教育。
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词义,不过总是原意的沿袭,不象“愚不可及”“三思而后行”的颠䨱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