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我现在只看到了27页,在昨天的基础上看了小7和小8,这两个小节集中在教后记(教学反思),放在备课写教案后面真的是恰当。
现在的教学反思是流水账,与前面应付的“写教案”是分不开的。如果教案时认认真真准备的,教学反思怎么可能会不深入?
教学反思也同教材解读文章一样:
1.是写给自己看的;
2.内容核心关注的是“下一节课怎么教才能教的更好”;
3.若能给其他教师以启发,它的价值就放大了。
怎样写好教后记,给出了具体的方法策略:
1.化整为零,深入反思,独立成篇,形成系列。
一个问题或现象写一篇,这个主题最好能反应或揭示一个教学规律,用简练的语言把它提炼出来作为标题。
2.少些课堂实录,多些规律总结;少些细枝末节,多些“状态关照”。
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现象,研究问题。
3.别让“课堂生成”喧宾夺主。
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发散思维。有教育机智的老师因势利导,出现“精彩”。这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生成”的课程资源应能为预设的教学目标服务,至少不妨碍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或者有助于升华“课程目标”。
一定不能忘记对教学目标本身,教学策略运用过程的深刻反思。
4.视野宽一些,不局限于一节课。
一节课后写一写,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全部完成后写一写,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再写一写,内容应涵盖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整个教学过程。
自从简书打卡以来,有关教育方面的比较少,可能就是缺乏专业的引领和敏锐的洞察力。不过倒也真写过一些相关的内容。有一次的“课堂生成”着实有意思。详情见下图。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深入的想“它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和预设的目标有什么关系”,现在想想,有蜜蜂飞进课堂这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蜜蜂本身和课堂关系不大,但是正好那一节课的教材内容和它息息相关,这充分体现了教材与生活学习相关。我个人觉得那节课挺好的,确确实实把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说的“理论练习实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