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制作采访的花絮大多是从镜头开始,几乎都是show非常具体的部位,很少提到整体制作流程,最多说一句我们有很多内部的工具,非常牛逼,为制作人员节省了很多时间之类的话。CG制作流程这些年来讲的不少,从各大研讨会到各大小工作室都在广泛的讨论,非常热闹。话题大多建立在业务流程,建立制作标准,完善一下小工具这样一个程度上。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商业流程管理软件,国外的有,国产的我们也有,已经让流程的意式正式的落地在各个工作室。
准备写这篇文章前,我反复在思考,现状一定是有成因的存在。所以从一个做技术的角度非常能理解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但是给大家多一份思考不是坏事,我想说说我对流程的理解和现代流程的困境。
1.背景
电影工业是个特别大的概念,最早无声电影时代,从剧本(拍什么)到拍摄(手摇无声摄影机)到洗胶片(我真洗过胶片)到放映,一两个人也就能完工。而现在的电影创作工序,从文字到屏幕说100道工序,也一定能数得出来。高度的分工为大规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和优势,也为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作为综合艺术门类,创作的复杂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不但涉及到成百的工种和职业,在数字化的今天,还需调度海量的数字化资产,这些问题都是现代CG流程需要面对的。
1.1生产工艺流程
我是学机械的,对工艺流程的理解是制造产品的加工顺序。工厂里有一个岗位叫作“工艺员”专门制定工艺,先打孔还是先切割,都是根据需要制定好的(有时候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人比工艺员制定的工艺更合理)。
百度词条是这样定义生产工艺流程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将各种原材料、半成品通过一定的设备、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进行加工,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原则是:技术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由于不同的工厂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而言,不同的工厂制定的工艺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工厂在不同的时期制定的工艺也可能不同。可见,就某一产品而言,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
通过这个定义,我分享下对建立CG后期制作流程的逻辑和思路。
1.2批量生产,制作是流水线
大多数CG后期制作工作室只需要比较简单的“流程”,这个时候流程更像是一种约定,一种观念。
比如广告的后期制作,电视广告一般5秒,10秒,15秒,1,2秒一个镜头,所有的后期素材、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数量并不多,有着良好把控能力的制片都能很好的控制制作节奏。企业宣传片至少都是分钟计算,素材量会大。这种类型的片子生产团队的人数一般都不多,20人以内的小组。
这种人数不多的全流程团队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发挥很高的效率。但是如果做电视剧、电影就会累出屎来。一产量上不来,二会很混乱。所以所谓的CG制作流程是应用场景需求不同,流程不同,大数量级的产出和高质量的要求,一定程度的分工是今天讨论的前提。
CG后期制作公司更像生产线。我操,不是说电影是艺术,从事电影创作(生产)的都尊称艺术家或者老师么?没错,有很多艺术类老师参与在制作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角色,CG后期制作公司也为美术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发挥潜能和把能力变现的机会,尤其在他们掌握了电脑相关的生产工具之后。发挥这些潜力的过程,本质上要服务于商业的,是公司有组织的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的一种经营行为。这里我希望能残忍的剥去一些艺术创作的自由度,认识到这一点,对如何看待流程很重要。生产流程是围绕着商业目的运行的,前面也提到原则是:技术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为什么是这两点?因为技术代表了生产力,但是这里的技术我反而觉得更多的是“引进先进技术” ,经济上合理就不用说了,损益平衡、投入产出比,都是衡量商业行为能否持续的指标,生产线运行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到商业结果。(实际上制作公司的年终奖,还看老板的圈内人脉维持的好坏的,捂脸)
1.3影响产能的因素
我们往往看到小团队在业务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赚钱。虽然看起来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也很容易做到短期快速的积累。小团队的优势,总的来说就是容易实现高效,容易剑指一处,灵活的结构奠定了这种模式。而大队伍意味着人多,意味着繁杂的分工,意味着更多的管理成本,我们要面对每一项因素划分重要级别,足个调优。
1.3.1人
现代电影后期制作是高度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复合行业,参与进来的制作人员的教育背景呈现了多样化,大致上分为两类,艺术派和技术派。技术派的特点是进入角色快,对新技术热衷,善于比较技术的优劣长短。艺术派受过长期的艺术培养,对电脑稍显得木那,但是给点技术就能玩出花来。对于组织来说这两种特性都需要,但是天花板都很明显。调配两种生产力量占有比例和如何让两种力量发挥出来就变得非常重要。
人永远是最头疼的因素(也许以后生产会机器人化,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当制作人员多了,部门多了,小型工作室的管理方式开始失效,人心难带了、培养出来跑了、老板观察不到真正的生产过程了、对公司洞察的颗粒度越来越粗了、越来越依赖那几个制做人员了,等等。
所以制做流程本身是一种策略,尽力消除人的影响,让管理者能看到生产过程的真正状态,如何变化,正确应对,以及组织什么样的人来跟随公司的发展。
1.3.2技术和大数据
流程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就像富士康代工苹果产品,需要世界一流的加工机床一样。引进新技术、迭代技术,在成本合理的情况下非常必要。制作软件的版本提升,现在基本上是一大部分制作人员能力提升的唯一途径。这类制作技术的选择大家其实都不瞎,制作人员对技术的追随,往往建立在眼前,现实情况往往只是方便了制作人员,公司却未在这类提升或者硬件投入上获得更多的利润。
流程已经讨论的很多,当前流行的说法差不多都会提到:项目管理、提高效率、规范制作、信息化等词。这些都是依赖对生产的深度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里程碑,像Shotgun,Strack都是优秀的产品。各种技术的整合得以实现了制作流程的功能,为了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它们都设计的非常灵活,灵活的代价是过于松散,需要在应用场景中组合,这其实也是比较大的成本。
目前技术解决流程问题,会围绕提高工作效率这个方向,但是目前大多数上马的流程里,提高效率这事像雾里看花,提高了多少得不到量化,所以像雾里看花,眯眼也看不清楚。比如说,之前平均每帧产出需要多少时间,上流程后平均产出多少时间,较之前提高了10%这种描述很少看到,大多数搭建的CG生产管理还没有这种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述求,最后落实在无限满足工作人员的要求这个事情上,作为一个负面的影响,确实很多制作人员懒了,1天完成的工作量,半天完成,然后呢。
技术应用于流程提高产能,还是要说富士康,都觉得加工没利润,富士康却把流水线做成了壁垒,当初苹果的G5机箱由日本设计,但是当时日本的精密制造业没法量产,最后找到郭台铭,才成功上市。日本当时不是不能造,是制造成本过高而已,而郭台铭看到契机,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精密制造壁垒。有两个例子分享下,富士康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而几乎没有哪个学校会有实际的操作环境训练人才,操作者都是从中专职业院校招募的毕业生进行内部技术培训,内部有一套造血机制保障。另一个是利用大数据比对,对设备监控,提前预警磨具的损耗,将在什么时候产生问题,提前防备。外行看似纯技术的东西,其实有一套解决问题的大逻辑在跑,技术只是应用落地,这是身陷技术的人思考比较匮乏的部分。
CG制作行业其实有大量的数据,但大部分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主要是图片,视频,文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早就从拍摄开始,就有效的组织好了各种资源的关系,在后期制作中,会打散,加工,再组合起来,整个过程的有效组织,合理分配资源,优质的效率是影视后期制作流程的真正述求。
1.3.3管理
这其实是个没有太多先例可参考的话题,CG制作行业其实很封闭,专业性导致了大多数职业经理人都搞不清楚这一摊子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就知道费钱,这是一位资深制片人亲口抱怨的,特别重资产。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特性,管理效果似乎只能衡量镜头是不是做完了,加班多少这个维度,这是对局部的一种衡量,没有问题。但是放大视角后,从项目、公司的维度似乎没有了一个好的视野,去精确的衡量、评价,这是个管理的尴尬之处。
前面说到了生产流程围绕着商业目,也是驱动生产线进化的重要原因。“业绩”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衡量,但是各个行业对业绩的量化不同,而我们的“业绩”好坏似乎也不能直接从销售额,产量来直接评价。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如何利用各个部门在生产中留存的数据,建立评估体系,优化效率。
一看也写了这么多了,都还没有切入正题(捂脸)。其实公司运营、管理还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我有意剥离了很多东西,去单纯讨论如何看待建立CG流程这个问题,甚至连技术也快剥离了,就是因为解决问题越直接越好,数据驱动业务正好是如此的直接。这篇东西作为一个开头,后面有时间再分享下对数据在制作流水线中如何发挥作用,算是落地。纸上谈兵都很容易,实现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阻力,所以讨论也好,分享也好,只作为一个茶余饭后的闲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