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健康还买得起,keep fit,精神饱满,心安若素,自然缺失一直是我的生活痛点
直到我开始接触一些农场和吃素食的小伙伴,我渐渐发现食物是人与大自然最直接的连接,而工业化的食品千遍一律似乎围起了一堵高墙
我不知道时令蔬菜是什么?我不知道食材最真实的本味是什么?怎么办?行走在都市的街区里和手机上各种内容,满眼是包装精美的买买买,触摸不到原始和真实,渐渐心也会麻木了,没有感动也不会珍惜,这还是鲜活生命赋予的生活吗?
我决定做点什么,于是想到了策划一场秋分的蔬食晚宴。什么是蔬食?我的理解是以植物性,全谷物和豆类为主的饮食风格,秋分节气晚宴关注时令和食材本味,蔬食-舒适-cozy eating,是和大鱼大肉反着来的饮食理念;
那么问题来了,地域性的时令蔬果可以网上查资料,可是本真的味道怎么来?我想起了之前去志愿服务的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为了干农活都愿意把2号线坐穿到浦东川沙
上海郊区的农场仿佛是与野性大自然之间的缓冲带,品尝过百欧欢的香草和芽菜,这些地道的口感在舌头上从未抹去,定会为餐桌增色不少,于是登录农场的官网,查看本周菜单订购一些来试菜就行,可是五谷和豆类呢?依稀记得有朋友推荐青浦的岑谷自然生态农场种植的胚芽米和糙米,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想去农场直接做饭试菜,即使用公共交通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出发了
真真一股原生态的气息扑面而来,乡村的夜晚蚊子厉害,但看到这些大自然馈赠的宝宝,直接采摘拿到厨房里创意发挥,再猛烈的叮咬也是值得啊!当天就为两位可爱的农场主做了圆椒茄子塔,核桃紫米糊,榴莲壳丝瓜汤和莲子南瓜泥,我厨艺很一般,只会简单轻食烹饪尽可能多地发挥食材的特性。
这么一搞更是让我坚信连接大自然的食材是这场秋分蔬食晚宴至关重要的一步,from farm to table也一并纳入了我的餐桌设计理念中。
走一趟农场还激发了很多菜谱研发的灵感,这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所捕捉不到的。这次蔬食晚宴的菜单设计还处于比较初级的1.0版本:只是应用当季食材和传递cozy eating & from farm to table的饮食理念。因为我理解的节气菜单还需要包括主厨对这一节气的在生活哲理方面的理解并通过餐桌设计来传达。
举个栗子,对于秋分,我感受到的是美好却稍纵即逝,落叶却归根再生,收获却思考冷冬的时节,是一种若即若离同时两极相依的关系,那么在菜色和口感的搭配上均可融入这样的理解,也是这次秋分晚宴没有做到的地方。本人能力有限,在多方朋友的热情支持下,粗略完成了蔬食实验室的第一期活动,也希望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研究和学习。
这次晚宴还没能对外公开发布,只是招募了亲友团来试吃,但cozy eating和from farm to table的关键点也引起了朋友圈的一些关注。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事情,但所有经历下来,是一次“我不是零件”的历练和成长,是一次从想法到实践的满足和感动。正如“我不是零件”想要倡导的一样,每个个体都具有独具一格的特征,如果还没试着发光,哪怕有些微弱,也许是YY有点多,action有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