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爬山,天气很好,我跟跳跳互相发誓,等会儿不管有多累,都不能认怂。事实证明,爬山难度没有想得那么大,因为我们走的都是浓荫下的木板路。
路边有一个老人坐在地上,头发花白,挺热的天,穿着破旧的棉袄,身前一个不锈钢碗,显然是个乞丐。跳跳人小身轻,动辄就跑到前头,所以更早看到他。他蹦蹦跳跳地跑回来,问我说:“妈妈,你带钱了没有?”
我隐约记得曾摸到口袋里有一个硬币,递给他:“没了,就这一个——现在都带手机,哪还想得起来带钱。” 跳跳遗憾地说:“唉,他要有个支付宝就好了。”
回来路上,又见着这个老人,棉袄破旧,头发花白。跳跳不甘心地问:“妈妈,你真没有了?” 我告诉他真没了,又加了一句:“面对乞丐,同一个人,不要给两次。”
跳跳惊奇地问为什么。是啊,为什么?我随口说的,并没有多想。他还歪着头,疑惑地看着我呢,我没有慌,高深莫测地说:“善良和理智并存。” 跳跳果然不太懂,但知道没钱,就拉倒了。
倘他继续追问,如果只能一次性施与,那一块钱的善良和十块钱的善良有什么区别,或哪里看得到了理智,我一定就辞穷,必然先是张口结舌,继而恼羞成怒,草草收场了事。
但我为他的善良高兴。
又想到大约是去年,跳跳去同学WY家玩,那天好几个孩子做客。接他回来的路上,他兴奋地告诉我:“我现在已经不怕狗了!——我感觉WY家的小狗挺喜欢我的,我也很喜欢它!”我说,你们这叫两情相悦,真好。
话没说完,就看到一只小狗从路边跑向他,跳跳立刻被打回原形,照例一脸的慌张。意识到自己牛皮吹炸了,他赶紧就尴尬地掩饰:“我还是喜欢WY家的那种——坐着不动的。”
所谓“坐着不动”,据了解,其实是几个孩子折腾小狗,小狗太累了。跳跳从小怕狗,之前很短期地养过一只拉布拉多,他跟小狗隔着玻璃门深情相对,却又绝不敢跟它共处一室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
当说到小狗的遭遇,跳跳表情明显沉痛许多:“他们拿枕头打狗!”并愤愤地看向我:“妈妈,如果你是狗,被人家打,你会是什么感觉?!”
我:“……”
不过,定定神,我还是为跳跳的善良欣慰。因为我相信,一个善良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不会自己大鱼大肉,让他妈妈一个人啃咸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