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七天

说有一件事情摆在你面前,或者准确的说,你想做一件事,不知是否可行?怎么办?如果对你来说很重大,一是找我,保准行。二是如果这个念头会出现在你脑海里三次以上,那就是一个字,干!一直干,干到出了成绩。现在这个观点有了理论依据了。

曰,总是志为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先生也是顽皮之人,在淄博这边,问你件事,不知道不说不知道,会说知不道?我在想,这句话是不是从王阳明先生之处来的。

看来批评朱熹的自古至今有之,我不是第一个,这么多朝代更迭,朱熹老先生成功了,天天被批或认同,这本身就是成功了。阳明的格局是高的,能容人,能看本质,知道朱熹有其精髓,亦有糟粕。只是糟粕也被放大,比如对女人的礼教,我实在受不了。受不了,是我的价值观,还是要跳出来,或者说换位思考,可能会清晰些。且修吧。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这个太经典了,可我不一定做得到。我的欲望还是挺强的。我们下功夫,只求每天减少,不求每天增加,这个这个,有点晕。减少欲望,会轻松洒脱?会简单易行?太难了!

咋办呢?觉得很有道理,却不一定有效果,雨馨老师,你怎么看?

我始终认为,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欲望有点粗俗哈,改成希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