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3

《《重构2》这本书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看的,对于自己写代码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荐。结合书中和自己实践提炼和总结一些内容分享出来。重构分为服务级别的重构和代码级别的重构,《重构2》这里面主要是说代码级别的。强如阿里,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臃肿问题,后续他们把服务进行了分布式改造和服务化改造。如下摘抄《淘宝技术这10年》的原话。

1. 为什么重构

1.1 重构是什么

重构指在不改变代码外在行为的前提下,对代码做出修改,以改进程序的内部结构。

1.2 重构的作用

a、改进软件设计。

b、使软件(代码)更容易理解。                                                                                                                    c、帮助找到bug。

d、提高编程速度。

2. 何时重构

2.1 简单来说,重构不需要刻意去安排时间,不用为了重构而重构,重构是为了把某件事情更好地完成;

2.2 三次法则,即事不过三,同样的程序出现多次就可以考虑重构了;

2.3 添加新功能时重构;

2.4 修补问题功能时重构;

2.5 复审代码时重构;

3. 重构什么

3.1 神秘的命名

命名不合理给阅读带来很大的困扰。给方法、模块、变量和类一个好的名字,才能清晰地表达相应的功能和用法。

3.2 重复的代码

一旦有重复代码存在,阅读这些重复的代码时你就必须加倍仔细,留意其间细微的差异。如果要修改重复代码,你必须找出所有的副本来修改。

3.3 过长的方法

方法越长,就越难理解。越不好维护。

3.4 过长的参数列表

过长的参数,不好理解和维护。

3.5 数据泥团

常常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相同的三四项数据:两个类中相同的字段、许多方法签名中相同的参数。这些总是绑在一起出现的数据应该拥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对象。

3.6 循环语句

循环已经有点儿过时,看是否能用stream替代

3.7 冗赘的元素

可能有这样一个方法,它的名字就跟实现代码看起来一模一样;也可能有这样一个类,根本就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起初在编写这个方法时,期望它将来有一天会变大、变复杂,但那一天从未到来。

3.8 夸夸其谈通用性

当有人说“噢,我想我们总有一天需要做这件事”,并企图以各式各样的钩子和特殊情况来处理一些非必要的事情,这种坏味道就出现了。这么做的结果往往造成系统更难理解和维护。

3.9 临时字段

类内部某个字段仅为某种特定情况而设。这样的代码有时让人不易理解。

3.10 过大的类

如果想利用单个类做太多事情,其内往往就会出现太多字段。一旦如此,重复代码也就接踵而至了。

3.11 注释

有时候注释为了掩盖代码的坏味道,作为“除臭剂”使用了。有时注释就作为一个有坏味道的信号了。

4. 重构的技巧

4.1、提炼方法;(反向重构-内联方法)

使用场景如:方法过长、代码复用的角度

一个很好的技巧是:寻找注释。就算只有一行代码,如果它需要以注释来说明,那也值得将它提炼到独立方法中去。


4.2 提炼变量(反向重构-内联变量)

如果表达式非常复杂而难以阅读。这种情况下,局部变量可以帮助我们将表达式分解为比较容易管理的形式。


4.3 引入参数对象

使用场景:数据泥团


4.4 以查询取代临时变量

使用场景:取代临时变量、方便提炼方法


4.5 提炼类 (反向重构-内联类)

使用场景:数据泥团。一般类随着责任不断增加,这个类会变得过分复杂。很快,你的类就会变成一团乱麻。

4.6 拆分循环

让循环只做一件事情,但如果你在一次循环中做了多件不同的事,那么每当需要修改循环时,你都得同时理解这多件事情。拆分循环有利于系统的完善。但是有一点,重构完成之后,如果确实发现会造成性能问题,再合并回来。一般情况下,循环本身也很少成为性能瓶颈。



4.7 stream替换循环

使用场景:stream好处是,允许我们去表达我们想要完成什么而不是要怎样做


4.8 移除死代码

使用场景:无用代码确实会带来很多额外的思维负担。有可能以后又会需要这段代码,就算真的发生,可以从版本控制系统里再次将它翻找出来。

4.9 拆分变量

其他的如果它们被赋值超过一次,就意味它们在函数中承担了一个以上的责任。同一个变量承担两件不同的事情,降低可读性。


4.10 分解条件表达式 (反向重构-合并条件表达式)

将每个分支条件分解成新函数可以带来更多好处:可以突出条件逻辑,更清楚地表明每个分支的作用,并且突出每个分支的原因。


4.11 以卫语句取代嵌套条件表达式

卫语句取代嵌套条件表达式的精髓就是:给某一条分支以特别的重视。如果使用if-else结构,你对if分支和else分支的重视是同等的。


4.12 以命令取代方法 (反向重构-以方法取代命令)

适用场景例如:过长方法,命令对象提供了更大的控制灵活性和更强的表达能力


4.13 方法上移 (反向重构-方法下移)

避免重复代码


4.14 提炼超类

如果我看见两个类在做相似的事,可以利用基本的继承机制把它们的相似之处提炼到超类。


4.15 委托取代子类 (类似-委托取代超类)

继承给类之间引入了非常紧密的关系。与继承关系相比,使用委托关系时接口更清晰、耦合更少。


5. 测试帮助重构

要正确地进行重构,前提是得有一套稳固的测试集合,以帮我发现难以避免的疏漏,这点很重要,只要这方面吃过亏就能认识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重构代码短期间收益不高,很不容易出kpi,如果上头不是很认可,其实这个工作很不好做,改得不好很容易背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六点签到 “转念作业”不是为了让人羞愧或谴责,也不是为了证明你是“错的一方”。 反向思考的威力,只是为了发掘...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阅读 70评论 0 0
  • 何谓重构 重构的关键在于运用大量微小且保持软件行为的步骤,一步步达成大规模的修改。每个单独的重构要么很小,要么由若...
    明日号角阅读 969评论 0 1
  • 阅读时间模型 (这部分内容的阅读,似乎与当下自己的状态相关,一直在研究题目,研究教材,至于为什么如此,如何发展的懵...
    文芳读写阅读 93评论 0 1
  • 语文实践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经验所积淀形成的“语文学习之道”,它是通过听说读写、观察、思考、感悟、体验、质疑、...
    卓娜阅读 59评论 0 0
  • 前言一、把它变成工具书二、概述何谓重构注释为何重构何时重构重构、架构和YAGNI重构与软件开发过程重构与性能如何重...
    冬猫咚咚锵阅读 1,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