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浅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中国教师,如果没有明道,没有修道,没有传道,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也是十分愧对中华先祖的,因为“师”是被供奉在每个家族的神龛之上的——天地君亲师之位。

      然而,道之不传久矣!众妙之门的道,由于历史的问题,因缘的问题已失传很久了,但也不是物种灭绝,只是明道、修道、传道者很稀有了,或者说信道的人不多了,都去信权威、信金钱、信技能、信运气……去了,唯独不信大道。作为老师没有传道,也就无从责怪起了!

      道,为什么又称“大道”?因为“道”的本体、作用是无限的,所以也称“大道”。

      那么是什么“道”?这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但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又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学道者只能从经典中去领悟。而得道者都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也就是说“道”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这是实情,不是妄语。这就让人感到玄乎了,虽然是很玄乎,但一定要有人说。为什么?因为某个说者,他也许可以启迪另一个人、某类人、或某些人。说“道”的人多了,悟“道”的人也自然多了起来……

      那么,倒底什么“道”?抛开一切经典的原句,这里斗胆直指一下,“道”就是“觉”,就是每个人都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是无限的、永恒的、清净的!她就是“大道”!得“道”者永生、解脱、智慧!你不无限,你不永恒,你不清净,怎么永生解脱智慧?有人说道是规律,这是不究竟的,因为道是不二的,而规律是多种多样的。又有人说道就是能量,而道是平等的,能量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所以,这都不是那个真正的道。“觉”是无形无相、是离文字相的,是清净平等的,是一体的……道只能用心灵去追寻,去领悟,用其它则不能达。而能不能“悟”,往往只能靠各自的因缘,真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么怎去修“道”?这是一个方便说法,“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大道”本有,永恒无限,不修她也在。这里所说的“修道”,是指“悟道”之后,如何让“道”的功德从自己的身心上流露出来,这要修炼!如何修?一句话可基本说清楚:除坏习气,除负能量。但说起来轻巧,做起来比登天还难!这又看各自的愿力了,如果有大愿力则自然不在话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授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可见其愿力就不一般了!

      如何传道呢?无外乎常说的言传身教,缺一不可!言传:因才施教,观机逗教,不同根性的人施以不同言语手段,不能千篇一律,中华传统教育最讲因才施教。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为范,是教师最心领神会的了,就不多言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道”之不传久矣,不邀自请,自说自话,贻笑大方了。再者,弘道,也不一定非要大彻大悟,弘扬经典,有缘的人听了,也可以先行开悟,这也不失为功德一件,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15评论 1 1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修行者2023阅读 84评论 0 0
  • 序言..《西升经》,作者不详,全称《老子西升经》 。 晋葛洪《神仙传》中提到此 经,故该经约成书于魏晋之间。书中讲...
    code_w阅读 11,282评论 0 7
  • 《道德经》全文及解释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阿雕阅读 87评论 0 1
  • 2022.8.12 雍也篇第六(五) 领读人 丁建英 曾美双 魏雅凡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
    甘棠书院阅读 1,5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