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一些人:
总是默默无闻替别人着想,面对别人的请求,从不好意思拒绝的老好人;
特别在乎自己的想法,处处要强,希望时刻占上风的高自恋者;
只要是假期不断粮,可以几个月不下楼、不出门的超级宅。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这些人之所以这样是性格原因,然而,在读了武志红老师的《自我的诞生》后,才知道原来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我。
《自我的诞生》一书,保持着武志红老师一贯的写作风格,用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以温暖的文字,讲述了“自我”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以及一个人如何构建“自我”。
①自我,容纳意志的容器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 ,一个是具体意义上的自我,一个是抽象意义上的自我。
具体意义上的自我更执着于细节,与处理每件事情的意志紧紧绑在一起。意志即我,一份具体意志的失败,就是对具体意义上的自我的一次否定。
抽象意义上的自我则像一个容器,容纳着一个人具体事件中的每份意志。意志只是“我”的一部分,一份具体意志的失败,只是这份意志的生死,与自我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说,当一个人形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后,就会拥有强大的管理压力和情绪的能力,就会活得自在而充满尊严感和完整感。
②“蛋-鸡-鹰”,自我诞生与发展的模型
既然形成自我对于一个人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自我呢?
作者认为,一个人自我的诞生与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自恋之壳,母爱怀抱,家庭港湾,社会熔炉与无限世界。
用一种形象化的方式理解就是:
一只小鹰最初在蛋中(自恋之壳),因为有良好的孵化环境(母爱怀抱), 它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雏鹰像一只小鸡,在母爱的怀抱中(家庭港湾)继续发育。慢慢长大的小鹰有了攻击力,进入具有挑战性的环境(社会熔炉),直到最后成为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无限世界)。
这就是自我诞生与发展的“蛋-鸡-鹰”模型。
③健康的母爱,诞生自我的沃土
从“蛋-鸡-鹰”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是一个人自我诞生的土壤,社会是自我发展的天地。
在孩子的一到三岁,如果能得到健康、充足母爱的滋养,他的自我就能够诞生。
而父爱,则让孩子刚刚诞生的自我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他与社会的关系。
可见,在孩子自我诞生的过程中,父母缺一不可,母亲承担的是呵护孩子的软壳功能,父亲承担的则是保护孩子的硬壳功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母亲要在孩子的最初三年给予孩子健康充足的母爱,让孩子抽象意义上的自我顺利形成。
在书中,作者用六个章节的内容,为我们讲述了作为一个母亲,具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自我的诞生。相信大家读过后,定能够豁然开朗。
结语:
一只雄鹰之所以能在天空酣畅地翱翔,是因为确保有大地可以降落。
在孩子的生命中,足够爱他的家庭,就是他确保可以降落的大地。只有在孩子的心里住下一个深爱他的父母,他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自我。
活出自我,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祝福。
愿每个人都能诞生一个强大的自我,成为那只翱翔于天际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