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体系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 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 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实验说明,一旦将某件市场逻辑之外的事情标价,它就会彻底改变。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的时候,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它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情况下,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

很多产品将原本用户基于兴趣的行为纳入积分体系加以奖励,使得这件事本身对于用户的内在吸引力下降,从而使得用户在加入积分体系一段时间之后反而不如之前活跃,甚至完全丧失了对产品的兴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产品面临用户活跃度低的窘境时,很多产品经理都把积分体系当做救命稻草,尤其在当今的互联网产品中,积分体系已经几乎成...
    APP干货铺子阅读 521评论 2 3
  • “水一般的用户,篮子一般的运营,疯子般的产品人”。用这个描述AARRR模型再适合不过了,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运营和产...
    vaiMn阅读 516评论 0 0
  • 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但是,为什么所有人都说青春美好呢?那是他们在会议时下的定义...
    杏儿姐阅读 331评论 0 1
  • 中国古代对赌博的控制和约束,道德的约束更为强烈。 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除了认为赌博是不劳而获、以欺诈和不公...
    探秘生活之旅阅读 2,079评论 0 0
  • 目录 和乔生修复关系后,我提出每月负担她的生活开支,算她向我借的。乔生的反应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她毫无商量的拒绝了我...
    dd仔阅读 66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