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一)
我本是徽州山间的一棵普通万年松,我的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年纪的松树,也有很多比我年长很多的松树。此前,我们这一带从不曾有人来此砍伐,许是因为太过偏僻隐蔽。
一日,不知为何前一刻尚且晴空万里烈日高照的好天气却忽然黑云压城惊雷滚滚,不多时暴雨即至。在一次电闪雷鸣之际我不甚被闪电劈成焦木,奄奄一息之际晃见一长衫青年将我拾起带走。
再次醒来我已成为一块巴掌大小的书墨,通体光滑如玉,且无任何雕刻。后来我才知道,那一年是南唐937年,拾我之人名叫奚圭,是一个制墨之人。他家世代制墨,他祖父奚鼐便是晚唐赫赫有名的制墨名家,传到他父亲与他这一代技法已然更加高绝。
听说暴雨那日奚圭听闻山间一棵万年古松遭雷劈烧焦,等不及大雨停歇便直奔深山寻找被劈松树,历尽千辛总算拾得带回家中。随后制成松烟,并加以珍珠、龙脑、白檀、鱼胶为原料,制成书墨,刻以犀纹。此批书墨坚如玉,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一经面世便被抢售一空。
世人无不夸其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一时竟与澄心堂纸、龙尾砚并称天下三冠,奚圭名气更盛,南唐中宗钦点其所制之墨为御用墨。
我也是他所制那批书墨其中之一,但我又是其中之最。奚圭特地留了最好的松烟配以世间最好的蚌珠、龙脑、白檀、鱼胶将我制成,甚至不舍得雕刻花纹,意将我留作传家之宝。
(二)
959年,南唐太子弘冀病逝,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国主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 961年,李璟迁都洪州,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不久李璟病逝,太子李煜登基成为新国主。
南唐国主李煜,酷爱书法绘画,令召奚圭担任墨务官,并赐国姓,于是“奚”氏变为“李”姓,奚圭更名李廷圭。为感念国主知遇之恩,奚圭将我进献给国主李煜,从此我成为李煜心头最爱。
李煜待我比奚圭待我更加细致,他甚少用我,除非记录重大国事,或是书写他最爱的诗词画卷。更多时候他都是将我拿在手里把玩抚摸,连上朝也要带在身边,甚至睡时还要抱在怀里,与他相处久了,我便变得越发光滑细腻。
世人皆说李煜奢靡昏庸,只知醉心于诗词享乐,但我却知他心中悲苦。
他本是中主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七夕,也就是我被雷劈那一年。按理作为排行第六的皇子本应该无忧无虑尽情享乐,但却因为他天生一目双瞳,从小便遭长兄太子弘冀猜忌。为避祸端,他只得假借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后来太子病逝,中主想要立他为太子又遭到朝中大臣反对,如今好不容易当了国主却得时时委屈求全于北宋。
如果说少年时他沉迷于风花雪月是为了自保,那当国主后他假意醉生梦死便是为了迷惑北宋保全百姓。
在他继位的前一年,国策早有失误,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但面对强大的北宋,李煜并没有害怕,他继位后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在科举方面,他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经济方面,他恢复井田制,颁布铁钱,并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军事方面他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
尽管那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李煜也依然坚持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五年?
他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子民百姓,但那时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北宋国主想尽一切办法侮辱他,夺了他心爱的妻子,还封他为违命侯,但他依然选择苟且偷生,因为性格敦厚的他放心不下他的子民。
在他被俘的日子中他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他常常抱着我痛哭流涕,并将他的满腹悲痛都寄托给了诗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他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三)
他死后我流落到北宋国主赵光义手里,而他却并不看重于我,将我随处扔于宫殿书阁角落。
熙宁九年(1077年),距离我离开李煜恰好一百年,北宋第六位皇帝赵顼喜得第六子赵煦。听说他虽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子,可是小小年纪,却露出了早慧的一面,天资十分聪明,很得他父皇宠爱。从四岁开始,他父亲处理国事,都常带他在身边。
一日一个小小个子的小孩来书阁玩耍,神情面貌与李煜竞有几分相似,我一时有些恍惚。
他显然也看到了我,拿起我打量了很久似自然自语的说道“倒是块上好的墨”,然后他又将我放回原处说“你怎么会在这里呢?唉,听说今天我弟弟出生了,他出生时父王刚好看到了李唐后主‘李煜’画像,他母后生他时有李煜托梦。大家都说他以后必定才华卓绝,我却有些担心,但愿他以后不是另一个李后主……”
那一日是北宋元丰五年五月五日,(1082年6月7日),那天他和我说了很多话,直到天黑时才落寞的离开,中途竟没一个人来寻他。
我知他便是那个深受皇帝喜爱的那个小皇子赵煦。我很想告诉他,他弟弟不可能是李煜转世,因为他才是李煜转世。他和李煜皆是皇室第六子,皆才华惊绝,皆受父亲喜爱……但是我却没办法告诉他。
元丰八年(1085年),年仅九岁的他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虽是小小年纪却满怀志向心系百姓。奈何年幼的他只是个什么权力都没有的孩子,国家大事完全由祖母把持做主,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好好的国家,好好的政策法令被这些人似砸墙一样砸的粉碎,却无能为力。
他内心悲苦却无人可说,只得默默忍耐这样的煎熬,直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忍耐了八年的赵煦总算熬到祖母病逝,他雷霆万钧般出手了,昔日得力的干将章惇被召回来担任宰相,全面主持变法大业,新法全面恢复。随着新法的推行,大宋的经济状况也越发好转,哪怕在面临战事压力下,国库更连年盈余。大宋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国富兵强,连续击败西夏,打的西夏狼狈求饶认输,旧党割让过的土地尽数收回。
这一次他终于实现了他上一世没有实现的夙愿!
可是就在国家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他的身体却越发的孱弱,随着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也与日俱增。
我前世受他护佑,今次既然重得遇见便应报他一恩,于是我倾尽我所有的愿念投胎转世,取名王希孟。那一年是绍圣三年(1096年),他20岁。
可是还未等我来的及长大,在我四岁那年(1100)他却病逝了。
(四)
事情果然如他担忧的那样,他的弟弟赵佶登了皇位。
赵佶从小养尊处优,只会诗词绘画,哪里知道怎么治理国家。他任用了一大批只会投机倒把的官员,一个好好的国家就这样被他一点点糟蹋了。
我知他心愿,不管是作为李煜还是转世赵煦,他心心念念的只有百姓,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他便心满意足。为了不让他的心愿被毁,我寻找各种办法接近皇室,只愿自己能不让这个国家如此毁掉。
我努力学习诗词绘画,终于在十岁那年被召至宫中待驾。我想尽各种办法接近赵佶,揣摩他的喜好,终于在15岁那年得他亲授画技,他称我“其性可教”。我于是趁机劝他任用贤能,好好治理国家,他却说我专心画画,不得过多干预国事。
跟他学习,我的画艺的确精进不少。我18岁那年他允诺我,如果我能将大宋这千里江山呈于他眼前,他便答应我一事。于是我夜以继日花了半年的时间总算将《千里江山图》绘制完成,他果然很高兴,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罢黜王诜、蔡京等奸臣及其党羽,重用岳飞吴玠等武将。他瞬间变脸说我擅自越权。
他施政轻佻,任性享受,摧残百姓,导致天下民不聊生,在煌煌盛世之下,却有饿殍遍野、累累白骨。我难奈忧愤,于是又作一幅《千里饿殍图》呈他,他看过之后果然勃然大怒,一把火便将该图焚为灰烬,甚至扬言要下令赐死我。
我知劝他无用,便也绝了心念。他终究不是李煜也不是赵煦,这个国家我已无能为力。
在临死之前,我和赵佶恳求再看一眼《千里江山图》,他同意了。当天夜里,我便进去画室内,趁着夜色遁入了《千里江山图》,化作画里那些白色人影,永远活在了画中。
谁也没有发现后来这世间少了一方书墨,而《千里江山图》多了一个白衣人。
我入画之后对于我的突然失踪赵佶很是惊疑,于是便将我副图锁在了铁牢,永远不得见人,妄图想通过这样来封天下悠悠之口。可惜天下人之口他没并没有封住,就像国家最后还是毁在了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