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看了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李.钱德勒因他的哥哥得病去世,返回故乡照顾侄子的故事。
李是一名颓废又压抑的修理工。他的哥哥乔伊去世后,根据乔伊的遗嘱,李将会成为乔伊的儿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于是,李不得不回到了故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哥哥乔伊的后事。
李打算将侄子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侄子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们,李也不愿意在家乡这片伤心之地久留。
原来,曼彻斯特埋藏着李的一段非常绝望的痛苦的回忆。因他的过失导致两个女儿葬身火海,妻子兰迪也因此离开了他。这次重返故乡,李再度见到了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做妈妈的兰迪,与此同时,侄子帕特里克那失踪已久的母亲艾丽斯也联系上了帕特里克,希望他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中的一员。
看完电影,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那男主角李要怎样才能走出人生困境呢?
首先,要想走出困境,人生中既不能放纵自己,也不能压抑自己。
事情的发生总有其根源。
电影中的男主角李和朋友们在半夜两点多在家里一楼喝酒、玩耍,大声吵闹。他的妻子下楼严厉制止,可她刚一转身,他们又开始不管不顾。最终妻子更严厉制止才离去。
然后他去给壁炉加了柴,还想继续喝酒,又走出家门离家20多分钟路程的小卖部买酒喝。
这一情节反映男主角本性是放纵的和任性的。等他醉醺醺走回到家,家里大火冲天,无比可爱的三个孩子被无情大火吞噬。短短的40多分钟,孩子就没了,房屋没了。这场灾难是因为他没有盖好壁炉盖造成的火灾。
电影中男主角李嗜酒打架是家常便饭,他是多么任性和放纵自己,不管不顾放纵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说悲剧是因为他的放纵任性造成的。
亲眼目睹了三个孩子因为他的过失葬身火海,全家被烧毁的过去,他在经历了全镇的指责、妻子的离去,他从警局无罪释放到夺枪想自杀而被阻拦,他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
他从寒冷海边的曼彻斯特搬到了波士顿,住在了潮湿狭小的地下室,开始了修水管、修马桶的人生,他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再也没有了快乐——面对酒吧里美女的调情,他无动于衷。他会因为毫无理由的理由,对酒吧里的男人大打出手。他每天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只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他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工作中和客户不断发生争吵,被老板指责。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他在炒菜时迷糊睡着,差点令自己命丧火海。他继续压抑着自己,继续任性放纵着自己,让自己所处的生活境遇一片灰暗。
虽然李采取了能让他走出困境的措施,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困境,而是以另一种逃避、减少痛苦的方式在原有困境中继续打转。
其次,要想走出困境,必须解开心结。
面临这样的痛,谁能走出呢?解开心结,认了,确实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放下过去,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再任性放纵自己。
我记得叔本华说过一句话:痛苦是人生的积极因素。的确,我们无法远离痛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痛苦的态度。这取决于自己的选择。“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男主角在面临这么多不幸和悲痛,要最后做出自己的决定。是想活出来还是破罐子破摔呢?
还有 ,要想走出困境,就换环境,换一种活法。
男主角在故乡,邻居说不想再看到他。于是,他换了环境,搬到了波士顿。可是,他心境没变,继续任性放纵,在工作中得不到客户和老板的认可,没有调整改变好自己,没有处处留下好印象。他没有放下自己的需求,关注大家的需求,并时时提供帮助。
男主角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观念,调整自己的放纵和任性,即使走出痛苦,也只是暂时的。
观影片,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是否也遇到过困境,是否也有心结,是否也需要换一种活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