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我还是失败了?但是真的努力了吗?这种努力,只是你的自以为是罢了。
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口头禅永远是 “很忙” “没空” “要加班”。你约他出去,他也总说没时间,似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
也总有一些学生,他们永远都是早上很早去学习,晚上学到深夜,但是成绩毫无起色。你每次遇见他们时,他们总会在学习,要不就是去学习的路上。
这样的“努力”,真的是努力了吗?我觉得他们的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总是把问题浮于表面,不理解问题的本质。
大学的时候,我遇见过一个同学,他成天在学习,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每次他考试复习的战线都拉的很长,第六周开始考试,他第三周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写作业,而且也做到了复习。但是每次考试,最令人震惊的也是他,很多没有他努力的人,往往比他考得好太多,他自己看似竭尽全力,实际上往往只是将将及格罢了。
因为他这种事倍功半的情况,所以我就留意观察了他,结果果然发现了问题。我发现,每次他课下问的,总是老师强调了好多遍的重点问题,这种重点问题老师起码课上提了三遍,可是他一点都没有记在心里。每次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答不到点上。我们是学网络专业的,有次老师提问他一个关于VPN技术的问题,但是他却把VPN的全称答出来了,当老师露出疑问的表情时,他却一脸你这都不会的表情说难道是我发音不标准吗?可是他忘了,学网络懂得缩写背后的全程标准读出来固然挺重要,所有人也都知道VPN的全称是什么,但老师想要了解的只是你会不会这种技术,这种技术的本质是什么。他总是把时间花在了一些优先级低的问题上,而忽略了真正应该掌握的东西。并且在掌握了一些东西之后沾沾自喜,这其实是不对的。
2.总是机械性重复动作,效率太低
有的人喜欢做笔记,做得很漂亮,很华丽;有的人喜欢整理错题集,整理的也很好。但是我想问的是,你整理的东西,你花了这么多精力去干的东西,你真的都明白了吗,你真的都会了吗?还是只是为了满足 你看看我真的努力了 的这种心理呢?
有些学生喜欢早读一直在背书,背单词,但是口中背的东西你真的在认真理解吗?还是不过脑子只是背出来?你自己检测过自己吗?真正掌握了吗?
如果没有,那说明你只是在机械型重复罢了,你做的其实都是无用功。
3.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些人总是晒一些自己健身的照片,实际上他们只是去了健身房二十分钟,跑会儿步拍个照片,凹个造型就走了。有些人总是晒一些自己在学习的照片,摆好本子书,摆一只好看的笔,仿佛自己一直在学习的样子 ……
这难道是努力吗?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别人多点几个赞,多留言夸夸你?
有些人问,努力是什么?我想说,其实我们很清楚我们到底有没有在努力,努力是自己付出汗水之后内心的安定,而不是你炫耀虚荣的资本。真正努力的人,从来不焦虑自己努不努力。任何时候的努力,都值得被好好珍藏在心里,每一点一滴的努力,都将成为你成长的养料,成为我们自信的资本,我们在努力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