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10分闹铃响了,我在床上磨蹭了7分钟后穿衣起床。之所以不敢磨蹭太久,是因为昨天晚上和婆婆说好了,今天早上做青子,我要起床帮忙打豆浆。
青子,是我家乡很小一片区域的称呼,后来我到了市里工作,才发现市里称呼:豆(读音deng)沫子,我们市里其它区域还有称呼它为小豆腐。青子这个词我是根据读音写出来的,是不是这个“青”我不能确定。这道菜的原料基本上是青菜、青萝卜、生的带着豆渣的豆浆或者黄豆粉,生花生浆(从前是不加的,现在因为生活好了,所以会加,加了后味道更香)。将大白菜叶子一般是外面的青老叶子,切碎,萝卜切丝。它俩放到锅里,然后用豆浆机或者破壁机答泡发好的黄豆和花生,打成里面还带着很多豆渣的样子就好。把打好生豆浆放到锅里,然后点火煮熟就可以了。煮的过程要在旁边守着,防止菜汤外溢或者糊锅。煮好出锅的时候放点盐。切点大葱碎倒上点生抽做蘸料,然后装上一盘煮好的地瓜,这就是我们冬天最豪华的一餐。
青子我们每次都做一大锅,一次吃不完的话,可以留着下一顿再吃。下一顿的吃法跟第一顿略有不同。再吃的青子一般是炒着吃的,锅里热油,倒入葱姜、青子,不停地翻炒,汤汁基本收干,就可以出锅了。
记得结婚后我第一次自己做青子,黄豆放少了,做出来的青子汤不是奶白色的,却是淡淡的绿色。味道也没有妈妈做的好吃。当时的我想了很久,再加上问同事姐姐,自己得出来的结论就是:黄豆放少了。再做青子时,我总是提前泡很多黄豆。后来跟婆婆同住,才知道老公老家也有这种菜,只不过是用黄豆面炒的,婆婆见我用豆浆做,觉得好吃,也爱上了这道菜,每年冬天总是会做很多次。有时候,公公会去早上上买别人卖白菜扒下来的那一层青的老的菜叶子,拿回家配上青萝卜一起做青子。
现在冬天隔一段时间不吃青子,我会特别想吃。小时候的我可是极度不喜欢吃青子的,我觉得菜太老,豆渣太粗,拉的嗓子难受。每次妈妈做这道菜,我总是嫌弃无比。人生总是奇妙无比,谁也猜不透下一步会怎么样。我怀老大的时候,租了一个农家小院,那院子主人家开辟了一块菜田,里面种了圣女果、大白菜和青萝卜。因为我们租了房子,所以主人家就将种的菜全给了我们。记得第一次从摘圣女果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新鲜,即使没有完全变红的圣女果,刚摘下来,洗干净后,放一个到口里,那感觉是新鲜、饱满、甘甜、爽脆,不带一丝的杂味,特别特别好吃。吃下去,人的心情高兴指数立马上涨好几倍。可惜现在再也吃不到了。到了冬天白菜收获得时候,我妈妈不舍得扔掉外面那一层老帮(指白菜外面的老叶子),就用这些老叶子做了一顿青子。刚做的时候我特别嫌弃,但是做好了后我竟然吃了好多,神奇的是我觉得这道菜很美味,连豆渣都很香。生完了老大后,我彻底喜欢上了这道菜 。
在山东的冬天,气候干冷,吃一碗热乎乎的青子,再抱着一个甜丝丝的地瓜,一边啃一边暖手,真的惬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