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选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示儿》]
求为可知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第四 》)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可做,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举贤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被人们知道的人。”
赏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及其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积累,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养与能力。这种游于艺、志于道、勤于学的思想理念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一古诗]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放翁生性忧激愤,绝笔《示儿》道一生。
古贤陆游,在诗歌创作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歌记载存世的有九千三百余首。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官宦家庭,其祖父陆佃曾担任尚书右丞,其父陆宰在陆游儿时就在朝中任职。
当年,仅4岁的陆游,就经历了靖康之变,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他接受了大量的爱国思想教育。这一点在他诗歌作品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陆游的诗歌最能传达他的人生理想。其诗歌题材种类繁多,不同时期的作品抒发不同的情感。其早年诗歌注重雕镂藻绘且多表达生活的哲思等;46岁入蜀至晚年期间,其作品多表达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坚持抗金的决心、对投降派的批判等;晚年至去世期间,其作品多表达清旷淡远、幽愤苍凉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慨。
在不同时期,陆游的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早年多注重工笔藻绘;入蜀至第三次闲居期间,诗词风格体现出语言平易晓畅、章法严谨整饬,追求李白的奔放雄奇、杜甫的沉郁悲凉。到了晚年,诗风转为质朴而深沉。
陆游之所以坚持北伐,坚持抗金,是因为他的人生理想是恢复中原,统一国家。
“王师北定中原日”,道出了陆游对国家的情怀。即使他在去世前恨没能光复中原,陆游仍然热切期待抗金得胜那天。在临终之前,诗人仍然坚信,宋朝的反敌势力必定重占北方,驱逐敌人,夺回失地,并重得中原。即使这对诗人而言,已经见不到那一刻。
“王师北定中原日”,也是陆游对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字里行间,这位诗人表达了他信念,以一种热切期待的语调重新夺回失地的信念。它表明虽然诗人痛苦,但他并不绝望。这位诗人坚信,有朝一日,宋朝军队肯定会落户中原并重新得势。这句话使整首诗的情绪从悲伤变为激奋。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诗人的爱国激情是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一切就都没有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遗憾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祭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诗意:
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者之师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读:
《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这首诗应该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可能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的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声。
[一雅文]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
春 之 怀 古
作者/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
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
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
春天有如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
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季节命名 ---“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只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
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莺啭上林,
鱼游春水。
屈曲阑干遍倚,
又是一番新桃李。
——佚名《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
[一习书]
《示儿》文习字笔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伟人周恩来先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