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碗瓢碰磕磕碰碰,
油盐酱醋点点滴滴。
厨房里看家庭温情,
窗户里看百态人生。
---- 苏苏
(一)
连着好几年了,每年监中考 ,但今年监考似乎和往年略有不同 ,别有一番思考。
我所监考的学校的教学楼北楼正对的是一幢居民楼。监考是一件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创动作的工作,近几年的监考更是对监考老师多了很多的限制。“少走动,以免打扰考生”更是将监考老师限制到了极致,监考期间最自由的莫过于眼睛和脑袋,于我而言这正好,眼睛用来观察,脑袋用来思考,唯一遗憾的是当时的想法不能及时记下来,只能后来回想。
监考三天,很巧的都是在教学楼靠左边的一侧,所以,在完成了规定动作后,我有些许时间可以观察居民楼里的几户人家,这样一来,不觉得监考累,反倒有些期待。
(二)
对面的居民楼是很长的一栋五层楼,我所能看见的范围不过是左边的三分之一,而且房屋设计的我能看见的部分正好是厨房的位置。
观察最多的是三楼的一家人,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第一天只见到了爷爷奶奶(也许是外公外婆)和一个小女孩,第二天的早上才见到年轻的夫妻二人。奶奶应该是这个家里的主力,做饭很利索,而且很用心,我想奶奶做的饭一定味道不错。爷爷很和蔼,生活中应该是什么事情都顺着奶奶。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活泼可爱,奶奶做饭的功夫,小女孩跑出来好几次。某一天早上,爸爸边吃早饭边“教育”闺女,妈妈出来转了一圈,急急忙忙上班去了,爸爸吃完饭洗了锅把厨房整理了一遍。三天的时间,这一家人过得特别规律,爸爸妈妈上班,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虽然家庭成员之间交流不多,但我想这一定是个幸福的家庭。
这个幸福家庭的隔壁有着另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位漂亮优雅的妈妈和一个帅气的儿子以及一个漂亮的女儿。这位妈妈在厨房时总是很忙碌的样子,监考三天总能看见这位妈妈忙来忙去。这是一位优雅的妈妈,三天我没有看见她不修边幅的样子,甚至没有穿过邋遢的睡衣。但这又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妈妈,三天我没有见过她大笑。最可惜的一点是三天没有见过这家的男主人,可以断定这位爸爸至少白天是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但是妈妈很用心的为孩子们准备早午饭,动作利索干脆,一点都不拖沓,我觉得这位优雅妈妈的背后定然有一位爱他的丈夫。
再过去隔壁的二楼住着一对母子,胖乎乎的儿子很吸引我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很温暖的儿子,妈妈做饭的时候,他总会粘在妈妈的身边和妈妈聊天,也会帮妈妈洗碗,收拾厨房,这小暖男留着很个性的小辫子。但妈妈有点暴躁,特别是和爸爸说话的时候。
我的视线范围内有三个阳台比较特殊,其中四楼连在一起的两个阳台并未设计成厨房,而是设计成了书房,这一定是一个很讲究的家庭,书房整理的干净整洁,放了很多书。我想这一定是两个爱书的家庭,也一定有两个爱看书的孩子。另外一个五楼的阳台上别出心裁的放了一盆花,我的妈妈也很爱养花,所以我觉得这个家里一定住着一位温暖的女主人。
很多的窗户,因为观察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我只看到了局部,但无论如何因为这样的观察让我觉得监考的这三天过得别有一番意义。
(三)
观察到最后,我突然想,如果对面居民楼里住着的是我,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也许我也会把阳台设计成书房,书柜里是挤着满满的书,我的、大轩二轩的,轩爸的也许会比较少,我的书桌一定很乱,因为东西太多。
也许也会随大流设计成厨房,那就比较有意思了。早上,厨房里一定是这样的场景,我手忙脚乱的倒腾早餐,也许是煮挂面汤,可能是失败的拌汤,最长见的应该是最简单的鸡蛋汤。我咋咋呼呼的喊着:大轩二轩,快点吃,要迟到了,边喊边协助他俩吃。大轩和二轩则是不紧不慢的吃着,趁我不看还要玩一会儿。
早饭一般不会包含我自己的,因为我在咋呼完之后会没有时间吃早餐,吃过的碗也一定会放在池子里中午才洗。中午会过得优雅一点,因为大轩二轩会在学校吃午饭,而我自己有时会忽略不计。
下午又会重复一遍早上的慌乱,厨房里的我会更咋呼,因为轩爸下午会回家吃饭,轩爸一般看到手机会比我和大轩二轩更亲近,听到我声音大变,轩爸会象征性的起来转一圈,然后呼唤一遍“大轩、二轩”,接着继续他的“葛优瘫”。一年中也许会有三百六十五分之一的概率会看到轩爸洗锅的身影,这个时候我一定会大力表扬,恨不得发张奖状。
家庭的组成形式各不相同,分工更是不同,但每个家庭冷暖自知。家里的设计格局会不相同,劳动主力也会不同,但幸福感不会因此不同。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会想,好想拥有隐身的本领,看看别人家庭关系如何处理,但越成长越发现,其实,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存在,当下的状态就是最幸福的状态。
文章最后我一定要大声说:监考,我是认真的;观察,我是顺便的;写作,我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