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投珠:不知道回家的路,答应来接送的人也没有来,纪慎语要怎么回家呢
《碎玉投珠》是北南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两师兄弟丁汉白和纪纪慎语的故事。
玛瑙小像
纪慎语毕竟也是古玩雕刻界出身,学的是这门技术,在丁家自然有机会施展出来。
当初丁汉白要考校他技术的时候,纪慎语考虑到自己毕竟是初来乍到,而且又是寄人篱下,丁家几兄弟已经看他不高兴,若是再把自己的真本事显示出来,那矛盾恐怕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他有意藏着掖着,不肯把自己的水平显示出来。丁汉白给了他五块玛瑙让他选,他专门挑了那块假的,在玛瑙石上描画的时候,又有意把富贵竹的叶子画得乱七八糟,终于动刀往上雕刻了,又让自己的手腕晃里晃荡。
自己这些做法,招招踩在了丁汉白等底线上。果然没用多久,丁汉白终于忍无可忍,结束了那场考试,
纪慎语只是想要息事宁人,至于旁人满不满意,他倒是完全不在意,可是姜采薇待他是真的好。
刚刚到丁家的时候,就是姜采薇一直对他嘘寒问暖,关心他是否还有什么短缺,还给他买了桃酥。
所以姜采薇是在这个家里对他顶好的人。于是纪慎语从自己的藏品当中找了一块红白料的玛瑙,细心雕琢,用自己的真本事给姜采薇雕了一块玛瑙的小像。
用玛瑙的红料部分雕刻少女,应用白料部分雕了百褶裙,裙摆还在微风中顺风飘荡。
像这样的精品雕刻,姜采薇从来都没有收到过,看到之后格外喜欢,就是丁汉白看到了,也觉得不错雕刻技艺不错。
南红的底料好,画工生动走刀利落,整个东西就没有一点瑕疵跟不足。能让这位眼高于顶的丁汉白如此夸奖,可见这个小像技术有多好了。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丁汉白后来知道这个是纪慎语雕的时候会那么惊奇了。
手
但凡是做雕刻行当的,自己的技术,全凭借着那双手来承担。因此有时候你只要看看一个工匠的手,就大致能知道他的水平在什么地方了。
就拿丁汉白来说,他本人有一双好手,但是他的手上也有一层厚厚的老茧,那都是他曾经在雕刻上下过苦功的证明,但是和纪慎语不一样的地方。
慎语的手每天小心养护,十个手指都透着粉红,连纹路都非常浅,更别说老茧了。
所以当丁汉白看到这样一双手的时候,实在是觉得这样的手,恐怕不是学艺不精的问题了,而是压根就没学任何手艺吧。
不然作为一般人的手,尤其是男孩子的手,就算没有老茧,也绝不可能弄成这样。想学技术,不练怎么成,想把技术弄好,不苦练又怎么行?
慎语能有那么扎实的技术,虽然是一天天努力得来的。可是他的技术毕竟和丁汉白不同,他从自己的父亲那儿学会的是雕刻和古玩做旧。
处理古玩的时候,一些精细之处光凭借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通过手的精细触摸才能够感觉得出来。
而要保持触觉的高敏感度,手上怎么能有老茧,所以手上刚刚长出茧子,纪慎语就得用磨砂膏处理掉。
这样硬生生磨当然疼,有的时候甚至于要磨掉一层皮,可是那又能怎么办呢?丁汉白并不清楚,纪慎语也并不想解释。
车梁刻字
纪慎语本身是聪明的,同时他也好学,他是由衷地想要去上学,所以他对学校念念不忘。
在得知自己可以继续上学之后,他是真的欣喜,可是丁汉白和他不一样,毕竟对于丁家来说,雕刻手艺才是主业。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副业。
当初丁汉白上学的时候,也是淘气的不得了,调皮捣蛋的,能让学校看门的大爷十几年了都对他记忆犹新。
要知道丁汉白当年只要一不顺心就不高兴,被老师批评或者作业写不完,那都是要妥妥的要发脾气的。
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老师们的自行车横梁上刻字,刻字解恨。
纪慎语在学校属于老师跟同学都喜欢的类型,能让他气愤极恨的,恐怕就只有那个明明答应了接送上学放学,却又见不着人的丁汉白了。小纪慎语刚刚到陌生的地方,除了丁家哪里也没有去过,自然不知道上学的路,而负责接送他上下学的重任,自然是落到了丁汉白身上。
可是别看这家伙答应得好好的,早上送上学的时候,因为丁汉白起晚,害得纪慎语上学迟到。
放学的时候等了一个小时也见不到人,让纪慎语再一次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体会到了无家可归的感觉。
所以纪慎语真的是气不过,就在丁汉白的汽车横梁上也留了字,还是用瘦金体体写的,除了内容不太好,字是真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