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风起云涌,发生诸多变故,我的文字也因此忽疏忽密。在我被各种琐事羁绊,尝尝感觉透不过气的时候,阅读和行走,是我让自己最踏实的方式。——俞敏洪
视野拉远,行业兴衰与历史和正经历的变化,疫情战争,相比微小。就是广阔的世界观。未来和现在的不确定,先说第4条,让自己辽阔起来。
时至今日,不相信苦难文学。苦难就是苦难,困境就是困境。而走不出,是凡人常态。不必高深正确。
形容去年8月,也如困兽彷徨,找不到出口之际还是放下问题,先走出去。永定河的土木堡,历史的激荡在文科生心里是有作用的。让自己辽阔,便小事,难事不放在心上。
不相信《价值》《时间的玫瑰》处在盛头上的正确,要看一个人正在经历低谷悬崖下的真实流露。
无须自怨自艾,寻求一切可以壮大自己的的机会,不惧失败。这是转换后的励志鸡汤。因为是看着坐进直播间,所以相信说的话,从讲台到平台的转变,是经历波折的全新道路。如果惧怕,怎么可能以屹立的高度去展望。
把自己放在苍穹,微光,自然,历史面前,像方励把自己放在陨石坑面前,渺小与浩瀚,带来阔达与辽阔。
如果摆脱所有,只选一件,老俞选择行走。我也以为学地理就是为了走出去,脚踏实地真实感受。如果有一份以此为底的工作,那大概很幸运。但有时也走的迷迷糊糊。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读书人总认为管场的规矩不太可能产生自由。我想,大意了。不扯远。
“种地是一种假象,获得自己人生和精神自由才是真实目的。”一语惊起梦中的我。真没有从这个角度理解陶渊明不折腰,就种地。举个例子,有时做事,阅读,只是一种节奏,一个壳,本质只有你自己知道。
总裁也认为“如果一辈子朝九晚五,心中没思想,眼中没天地,这样的人生基本是白过”。同事今天也看到这句,画给我看。我俩白过。
辽阔让老俞自己也说“从孩子成长角度,双减是有道理的”虽然这某种程度干掉了心动方的一部分。生命的精彩源于热爱。
然后是全国顺时针飞出去西班牙。从永定河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前段时间起头看起了资治通鉴,史记,毛选这些原来看不进的不会碰的软装系列。所以有时坐拥一座图书馆,但不碰到难处,没有生活的症结,这些也就是废纸一堆。辽阔有一点想到,就是把坐标放到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中。“源头论”+“经济链”,第一性原理,这些促动我思考,什么才是各个事情的底层逻辑,直到我看到资治通鉴,窥得一点这个国家人情世故的运转印证;看到毛选,体会到一点胜利之火的星星点点;打开经济基础,经济学原理,看到国家企业居民,供给需求平衡,货币财政金融法律会计的宏大框架和生活关联。综上也知道了一些事情的来由,和被什么所挟持控制,今后一点点丰富这个框架,印证上面的要点。阳明以后,不翻新书。
看历史知荣辱,就是宏大之下,个人其微,因此。无论荣辱得失中,守住本心,如天道之强者理论,就是内心不要依傍谁。做自己的主。不是你要为我做主。知易行难,任重道远。
前阵子看到一个朋友自驾远行,边走边思考。乡村,产业,人生,爱情,价值,选择。知行。框架下的思索,没有停步。受困下人生,是一个人应对的底色。
老俞书中的脚步从京西到南京,兰溪,潮汕,广西,丽江,迪庆,新疆,祁连山。商业活动公务出行,也经常在一个城市舒醒的清晨行走。在运转之前。上面的城市有去过有没去过,要有自由就都要走走。讲到丘处机。祁连匈奴称天,祁连山即天山,李白周云蓬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路过德令哈,平行世界,夜色笼罩,年少时总想在绿皮火车上经过这雨水中荒凉的城。
国外就需要更大的自由。没有经历无从谈起。总是文明发祥,潮流源头。从第一性原理,都是要找的,现在不在这条线。(略)
和峡江转弯处巴东陈行甲,苦难岁月,母爱伟大,也就把真诚,真实,干净,显露在以后的岁月中。20的疫情,业务降七成,国际游学清零,当时庆幸转到的K12也在一年后GG。
新年的在失去中收到大部分寄予厚望的祝福,但深知“永远危险与机遇交替,邪恶与善良搏杀,分裂与团结桥梁,光明和黑暗争斗,倒退与进步比赛”
“当少年浩气消退,人生归于平淡,千秋伟业远在地平线之外与你无缘,工作和生活的烦恼纠结,却像蚕茧一样把你紧紧包裹,不能脱身。
你既不愿意想落水旱鸭子一样不做任何挣扎,又不愿甩手遁入空门。所以,你只能带着疲惫的身躯,和不甘的精神,在俗世洪流中步履蹒跚,寻找,自以为存在的道路”
人最大的问题是失控,有个朋友啤酒烧烤,突然一天中风笑不出来,小心翼翼,不再暴饮暴食,身体却再也没有恢复健康的机会。节制的人容易有所成就。
后面推荐了一些输入,买了一本《繁荣与衰退》,想理解经济社会的运转,开始陆续业余自学一些,搭上框架,有所收获。而后继续边补充边印鉴。了解一分是一分。
周五的夜晚,算是零零碎碎把这本有感触的地方做一个标记。
之前零散断点不成文,也只做自己记录,但换个角度,觉得还是浪费了观者的时间。以后尽量别处打草稿,尽量成系统深度。能够沉下来一些。
2022年8月13日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