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哪有没时间这回事》这本书时,看到一个有趣的观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不错。
还不错?这句话不是一直以来遭批评的“贬义词”吗?我们在行事准则上不是该摒弃这点吗?怎么会还不错?
一贯被大众接受的思维模式是,坚持一件事就坚持到地老天荒才叫坚持。如果间断,就不算数了,日子还要从头算。于是我们在意识中一遍遍催眠自我:你要坚持。
可在坚持之前,我们是不是先该想清楚:要坚持的事情是否有坚持的需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你坚持的目的是什么?是否为了坚持而坚持?
在看这本书时,我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大脑自动屏蔽了许多费神的东西,它喜欢接受指令行动,或者无意识行动,所以有时候人做着做着就迷茫。但解开迷雾的关键,不是寻求灵丹妙药或佛法高僧指点迷津,而是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会渐渐拨开迷雾见日出。但关键在于你要觉知自己陷入迷茫,才能有意识去打开解锁的密码。
坚持也是如此。坚持就一定是好事吗?如果对于无法坚持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是好过干脆不行动?如果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无法一以贯之坚持下去。隔三差五的进入到行动本身,是不是一点点给大脑做复习,让它逐渐习惯这样的行为模式?
再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记录。把你三两天打的鱼做一个记账。先不要求每日有账可入,但入了多少,入了几次,你心里该有数。看着这些记录的时候,是不是又会提醒你可以下次再去打渔?这样到年底,如果你有80%的反馈,不仅好过因为没做到100%而悔恨,也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单了。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最重要是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