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李嘉图及其学派只考察了包括利息在内的产业利润。但是地租率也有下降趋势,虽然它的绝对量在增加,它同产业利润相比也可以相对地增加。如果我们考察社会总资本C,用p1表示扣除利息和地租以后剩下的产业利润,z表示利息,r表示地租,那么。我们已经知道,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进程中,剩余价值总额m不断增加,但是仍然不断下降,因为C比m会增加得更快。所以,各自变得越来越小时,p1、z和r都各自变得越来越大,或者,p1同z相比,r同p1相比,或r同p1和z相比会相对地增大,这完全没有什么矛盾。在全部剩余价值或利润m=p增加而利润率同时下降时,由m=p所分成的各部分p1、z和r之间的量的比例,可以在总量m的界限以内任意变动,而m或的大小不会由此受到影响。
p1、z和r互相之间的变化,只是m在不同项目之间的不同分配。因此,虽然一般利润率下降了,但是,个别产业利润率、利息率和地租对总资本的比率,即,一个同另一个相比可以提高;唯一的条件是三者之和=。如果资本构成在剩余价值率=100%时由50c+50v变为75c+25v,利润率由50%下降到25%,那么,在前一场合,资本1000提供利润500,在后一场合,资本4000提供利润1000。m或p增加一倍,但是p'下降一半。如果以前在50%中有20是利润,10是利息,20是地租,那么,=20%,=10%,=20%。如果在变为25%时这些比率仍旧不变,那么,=10%,=5%,=10%。但是,如果下降到8%,下降到4%,那么,就提高到13%。r同p1和z相比已经相对增大,但是p'仍旧不变。在这两种假定下,p1、z和r之和增加了,因为生产它的资本已经增加了三倍。此外,李嘉图关于产业利润(加上利息)原来包含全部剩余价值这个假定,从历史上和概念上来说都是错误的。其实,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才使1.全部利润首先归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然后再行分配;2.地租归结为超过利润的余额。在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地租以后还会增加,它是利润(即看做总资本的产物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不是这个产物中被资本家装进腰包的那个特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