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伤心,一段愁肠,一生传奇的纳兰公子
他词风婉约,词句清丽,传世之作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人们心里永不陨落。
他的生命,却又像夜空中兀自绽放的烟火,转瞬即逝。
他文武双全,博古通今,是康熙身边的红人,却又郁郁不得志。
他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是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却又一生为情所困。
他,就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
(一)
出身豪门,却又天性善良、宅心仁厚。
纳兰性德是康熙年间,著名权臣纳兰明珠的大公子。虽然家世显赫,可他身上却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粗劣蛮横和放荡不羁。
相反他却性情温婉,对人谦虚有礼,风度翩翩。
连对待家里的仆人也是如此。
有一次,他的父亲无意间赞扬了一位女仆眼睛漂亮。
可没想到第二天,他的母亲竟然命令家里一位男仆,将那位女仆打得头肿像馒头。
纳兰性德听说了此事后,即为母亲的狠毒和嫉妒之心深感汗颜。也为这位女仆的遭遇而深感痛惜。
于是,向来孝顺的他,为此事和母亲发生了激烈争辩。在他的努力下,她的母亲对于家里下人的态度,终于有了一些改善。
(二)
他文武双全,却又勤奋过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17岁进入国子监学习,受到著名学者徐乾学赏识,收为学生。
虽然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但是在学业上,他始终抱着一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渐渐,无论是满族文化,还是汉族文化,他都能融会贯通,并吸收其精华。
尤其在词作上出类拔萃,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经典之作《饮水集》,一经问世,便成了畅销书,当时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可想而知他的词作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受人欢迎。
纳兰性德除了擅长词作,武功也着实了得。尤其他的骑射功夫,在旗人子弟里,无人能及。
这都得益于他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里有一则小故事:
传说有一天,纳兰性德正跟随武术教练,练习蹲马步。
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天上下起了大雨。武术教练连忙停止授课,跑到屋檐下避雨,并招呼纳兰性德也过去。
可是纳兰性德依旧立于原地,在大雨中一动不动,直到把整套动作按照标准完成,他才离开。
正是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所以纳兰性德在小小年纪,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还受到康熙的赞赏和青睐,因此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做贴身侍卫。
此后,纳兰性德的官职不断攀升,成为官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这都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三)
可是,他却偏偏厌倦官场,一生渴望自由而不得,终成一段愁肠。
在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有一首《浣溪沙》: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或许,就是对他一生心境的最好写照。
高贵的血液,显赫的家世,前途无量的仕途。这些,都是普通人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
可是纳兰性德对此却嗤之以鼻。因为他早已厌倦了官场尔虞我诈的庸俗之气。
他就像一株清幽的莲花,绝世而独立,这样的人注定是孤独的。纳兰性德也不例外。
因此,他的词作,大多哀怨忧愁,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
而他结交的许多朋友,也都是一些江南布衣,不肯落俗之人。
纳兰性德经常邀约他们相聚作词,畅谈人生。
此举极大地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对满汉文化的融会贯通,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四)
他侠义豪迈,一诺千金,对待朋友至诚至信。
纳兰性德有一位好友,叫顾贞观。
二十余年前,顾贞观的好友,汉族文人吴兆骞因为丁酉科场案被牵连,流放宁古塔二十余年而不得回。顾贞观因此求助于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本不认识吴兆骞,他也深知援救吴兆骞一事困难重重,甚至还有杀头的风险。但是他被顾贞观屈膝相求的举动所感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于是,二人约定,以五年为期,救吴兆骞脱离宁古塔。
纳兰性德本就是一位不问政事的人,但是为了救吴兆骞,他甚至求助于一向与自己不和的父亲。
父子合力,冒着杀头的风险在皇帝面前大力争取,终于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将吴兆骞以赎罪的方式,从宁古塔赎了回来。
纳兰性德一诺千金,说到做到的高尚品质,在当时的文人圈被传为佳话。
(五)
“自是天上痴情种,不是人间富贵花”。
能写出如此句子的纳兰公子,想必爱人也爱得温柔仔细吧。
但是他却一生情路坎坷,三段恋情不是生离就是死别。
他的初恋是表妹雪梅。
玉树临风的纳兰公子,与活泼美丽的表妹,这一对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情愫。
既芬芳鲜艳又清醇醉人。
但是结局却是表妹却被作为绣女入选为宫,成为了皇帝的女人。
可想而知,多愁善感的纳兰公子,面对这样的结局,会是多么的无助与心痛。
纳兰公子的第二段恋情源于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卢氏。
卢氏是二广总督卢兴旺之女。
大喜的日子,纳兰公子由于还未从失去表妹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新婚之夜,他故意独自睡去,留下新娘与孤灯相伴到天明。
可第二天醒来时,他却发现被子上,被新娘连夜绣上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而自己盖的被子,也因为新娘怕他着凉,给他掖得好好的。
新娘的举动,让纳兰心生出一丝好感,于是,他怀着一颗愧疚之心,连忙出去寻找新娘。
纳兰公子来到院子里,远远看见一位苗条淑女的背影,形只影单静静伫立。那姿态像极了山谷里迎风招展的百合,清丽脱俗而又仪态万千。
这段意料之外的缘分,不知道是老天对纳兰公子的馈赠还是惩罚,总之,多情公子已被这背影深深迷住。
当女子感觉到后面有人时,徐徐回头,嫣然一笑的似水柔情,瞬间融化了纳兰公子那颗早已尘封的心。
容貌俏丽而又体贴温柔的卢氏,才情过人而又深爱着纳兰公子的卢氏,像极了春天里和煦的阳光,给纳兰公子孤独、忧郁的世界带来了光亮和暖意。
纳兰公子的词作风格,也因为卢氏的出现而变得欢快,明亮起来。
纳兰公子是幸运的,因为能与深爱之人两情相悦,每日里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纳兰公子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爱如生命的卢氏在三年后,被产后受寒夺去了生命,丢下痛不欲生的纳兰公子在黑暗中孤独一世。
纳兰公子的第三段恋情是与江南才女沈宛。
妻子卢氏去世以后,伤痛欲绝的纳兰公子。在孤独与思念的双重煎熬下,经历了八个春与秋。
最后遇见了温婉,灵动,才情过人的江南艺妓沈宛。
可是这对苦命鸳鸯,却因为地位悬殊太大,得不到纳兰父母的认可。
最终迫于家庭的压力,沈宛不得不忍痛离开纳兰公子,独自乘着一叶扁舟,从回江南。
留下爱得认真,爱得真切地纳兰公子,孤独地徘徊在二人居住的院子里,“手捧红豆泪暗流”。
沈宛的离去,成了压垮纳兰公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身心疲惫,形神俱损的纳兰公子,带着一颗伤心,溘然辞世,年仅三十岁。
巧合的是,这一天——刚好是卢氏的忌日。
(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性德,这位天才词人,一生痴情,最后却落得个一咏三叹。
他短暂的生命,就像流星划过天际,给世人呈现出一道孤寂的弧线。
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纳兰词》,却像夜空中闪亮的繁星,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灼灼生辉。
让世人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