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骑行感受
自16年开始骑行,至今已有8年时间。在此期间,我先后入手了两辆山地车:捷安特ATX777和现在骑行的捷安特XTC820。刚买第一辆车时,我刚入坑骑行圈。所以选择了一款性价比较高的车型来练手并提升骑行技巧。我购买第二辆车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和通勤,从20年购买至今,我一共骑行超过6000多公里。也算是一个半入坑的人了,以下是我这几年山地车骑行体验:
安全性和舒适性:
山地车主要是为了复杂路面和越野环境设计,因此在我平常骑行的柏油路面上表现的尤为出色,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稳。而且山地车骑行这么多年,很少出现严重的翻车事故。我印象比较深的主要有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我刚开始骑行的时候,当时自己技术还比较糙。有一次在拐弯时刹车太急,导致轮胎突然打滑,我摔了个人四脚朝天,好在我反应及时,只是把镜片碰碎了,其他都无大碍;
第二次发生在21年的冬天,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气温经常在零度以下。有一天骑至离公司只有3公里远的地方,我发现前面的路面有些积水。我当时有点大意,以为只是积水,虽然我有意识减慢车速。但奈何道路已经结冰了,轮胎一接触冰面就打滑。我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整个人就直接往前冲,重重的摔在地面。虽然车子没事,但我两个膝盖都磕了大片伤口,到现在还留有伤疤。我只能紧急给老婆电话打电话,让她把我送去医院包扎--有个好老婆真的很重要。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车子的表现还是很稳健的。有几次我差点追尾,但是凭借山地车出色的刹车性能,我最后稳稳地刹住车,避免了人间惨剧的发生。
健身
如果问我哪种健身效果最好,我一定会推荐山地车。在骑车通勤之前,每年体检都有点肥胖,而且还伴有脂肪肝、油脂偏高。自从把骑车通勤之后,减脂有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去年到现在,我的体重已经回归到了正常水平,脂肪肝也消失了,现在走楼梯上5楼都不会喘气。
通勤
我每天上下班通勤距离大约是25公里,主要天气允许我都会骑车上下班,这也节省了我很大一笔油费。
为什么我想把山地车换成公路车
然而,今年以来,把山地车换成公路车的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读者可能会好奇,我已经习惯骑山地车了,而且骑山地车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我还要换成公路车呢?原因在于我的用车环境和需求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骑行这么多年,从新手变成了老司机,控车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考虑尝试其他类型的车子;
另一方面,我的关注点从原来的健身、通勤,转变为如何缩短通勤时间。同时,现在骑行已经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不再考虑开车上下班。速度从来不是山地车的设计目的,所以骑行速度通常较慢。以我现在的XTC820为例,上下班骑行的速度稳定在19公里/小时,最快也只能达到21和22公里/小时。除非是下坡,否则脚踩断了速度也上不去,而且也很累。而公路车随便骑就能上25公里/小时,而且速度上去也很快。特别是有时候下班得很晚,本来已经很疲惫了,还要强打精神骑车回家。连续几天折腾下来身体也吃不消。综合以上两个原因,我决定把山地车换成公路车,这样我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减少通勤时间和体力消耗。
选弯把还是平把
决定换公路车之后,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选弯把还是平把。以下是我对两种类型公路车的比较:
特性 | 玩把公路车 | 平把公路车 |
---|---|---|
车把类型 | 下弯车把 | 平直车把 |
骑行姿势 | 前倾,减少风阻 | 直立,舒适 |
主要用途 | 竞技、长途骑行、高速骑行 | 城市通勤、休闲骑行 |
操控性 | 专业,适合高速和复杂路况 | 易于操控,适合新手 |
车架设计 | 更轻、更注重空气动力学 | 稍重,注重舒适性 |
轮胎 | 较窄(23-25mm),适合高速 | 稍宽(25-28mm),增加稳定性 |
变速系统 | 高端变速系统,如Shimano Ultegra | 中低端变速系统,如Shimano Sora |
制动系统 | 圈刹或碟刹,注重性能 | 主要使用圈刹,部分配备碟刹 |
舒适度 | 注重效率和速度,舒适度较低 | 注重舒适性和便捷性 |
配件 | 轻量化配置,少配备挡泥板和货架 | 通常配有挡泥板和货架,实用性强 |
适合人群 | 竞技骑行者、长途骑行爱好者 | 日常通勤者、休闲骑行者 |
结合我的实际需求,我大部分的骑行主要是为了通勤和休闲,同时我也不想损失骑行山地车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型。通过上述两种类型公路车的对比,我发现平把公路车最能满足我的需求。
最后
确定选择平把公路车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选购了。市面上有很多知名厂商都提供平把公路车,比如捷安特的Escape系列,Trek的FX系列,Specialized的Sirrus系列等等,可谓是琳琅满目。我现在还没决定具体应该入手哪款车,等选购完成并试骑一段时间后,我会再来给大家分享我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