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东买家的朋友来上海提车,昨天晚上顺路经过我这里,下班飞快回家把车子搬上了他在小区门口久候多时、新提的奥迪越野车。自此,这辆车子实现了从浙江台商高管到山东小老板的接力,从台湾经深圳到嘉兴到上海再到山东,我与这辆车子不到三个月的缘分也结束了。——前言
我对山地车的喜爱由来已久。
小时候不能变速的车子就不提了。
高中假期兼职的时候,在辅导班,骑着朋友的捷安特四处下乡发传单,那时候也不知道调车座高度啥的,就觉得好玩,感觉捷安特的ATX系列也很牛,不知疲倦,也是第一次骑好点的车子,可惜农村的小城市和农村的路况不咋地,从我们村骑到县城简直累死。
大学开学不久,就用高中兼职赚的钱和舍友一起买了杂毛车子,好像花了450,很劣质,修几次车胎就百八十块没了,变速器也慢慢换不了档了。但是,那辆小破车,让我在学校节约了超级多时间:因为校园很大,上课需要很久,去团委很久;那辆小破车,我骑着去过黄岛南边的嘉年华、积米崖和石油大学那里,那也是我第一次看海;后来还甚至安了个后座带女朋友,车轮夹烂过裙子,车子侧翻摔过她。
大三还是大四上学期的时候,经久不修,终于沦为一堆废铁,湮没在青春岁月的尘埃里。
毕业后,在济南那段时间,没买电动车,买了个二手的山地,卖家是一个搞文玩的,不是很地道,花了650,Laux的,再怎么说也算个牌子,骑行体验比大学的那个好很多,有段时间我骑着上下班,平时去菜市场也会骑。那辆车子当初被我从济南货拉拉带回了家,春节假期还骑着爬了山,该说不说,油压碟刹的制动效果确实好,而且无异响。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就特别想买车子,但是忍住了。今年也一直想买,在某鱼上持续观望。春节回来之后,我周末经常会有一天去外地玩,2月18日周六我去嘉善,在宾馆里刷了下某鱼本地的车子,发现了一辆外观不错的山地。车主离我两三公里远,经过一波拉扯后第二天早上吃了饭就去看车了。
车主是一个时尚的大叔,一头红发,时髦的卫衣,精气神特别好,台湾人,集团高管,孩子在美国留学,媳妇是内地的,在嘉善豪华地带租了一套房,那个地段是真的好,旁边就是博物馆图书馆和医院。他有两辆车,都是野兽的,从台湾带过来的,一辆公路一辆山地,据他说山地本来打算骑318的,但是口罩期间骑得很少,闲置时间比较久,车况也不错,更多时间骑公路,那辆野兽的公路车他升级了很多配件。
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这种大佬,特别和善,客气和友好,只是出一个二手物品,他服务态度都比销售人员好。他送了我两个新的水壶,一个几百块钱的头盔,头盔我没戴过不知道怎么用,他还帮我调大小给我戴,演示车子自带的码表怎么用,各种问题讲的很清楚。所以我当时就狠心花了两千多买下了。后来,他给我寄了夜骑的灯,我们还聊过很多其他的事情,有点志趣相投的意思,我很羡慕大叔的生活。
我其实很久没骑车了,尤其没骑这种质感比较好的车子,鞋子和穿搭都不舒服,但是当天我硬着头皮从嘉善骑了九十公里回的宝山,因为车座太硬了,我又没穿骑行裤,三十公里屁股已经受不了了,剩下的六十公里全是毅力,我至今想不明白我是怎么回来的。
公路车骑行百公里应该不难,但是山地车一般五六十公里就很累了,会蹬着很沉,而且遇到公路车会发现竞速绝对比不过。
把车子骑回上海后,屁股,腰,腿痛了三四天,然后就展开了我的上海骑行之旅,西过嘉定到昆山,东到东海岸,以及周末稳定地去浦东滨江车道骑行,来回六十公里出头,感觉刚用完体力,但没有超负荷的感觉,第二天也不会累,这期间这辆车着实带我看了不少风景。
后面想卖是因为我同事买了上万的捷安特公路,之前的小公路可以转给我,其实我是有点纠结的,自己骑的山地其实配置很好,也好看,车况也好,只是长途骑行有点累,所以卖也是随缘卖,但在市场上还是比较抢手的,问的人比较多。
所以出现了开头写的事情,山东的大哥让朋友直接从上海给他拉回去了。
这件事我并没有告诉原车主,有点惭愧,愧对大叔了,其实大叔觉得我是真心喜欢,外加年轻人还不错的原因才那个价给我的,而我又转给别人了,特写此篇纪念相伴一段时间的山地车。
日久生情。无论ta有没有情感,都承载着我们逝去的生命,我们怀念的大概是曾经的自己和共度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