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2.本片导演:
萧寒
3.本片主演:
王津,亓昊楠,屈峰,王五胜,王有亮,杨泽华,纪东歌,陈杨等
4.本片主题:
展示了故宫文物的修复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内容。通过古文物展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当今年轻活力一代的思想碰撞。
5.影评
先看了纪录片再来看电影版,说句实在话,电影剪的不如纪录片好。镜头没有纪录片那样有明确的主题,显的过于琐碎。
电影补足了纪录片以外的镜头,尤其是电影开头的开宫门与结尾的锁宫门,不仅是给了视觉欣赏到的美丽,更多的是心灵上对于古代皇城肃穆庄严的震撼。每天早晨自开宫门始,自锁宫门终。首尾呼应,而且把整个电影的时间轴串联起来,深化主题。
“择一事,终一生。”文物修复不是件易事,若不是这部片子,我完全不了解故宫里还有这样一群人,用双手拼凑已经逝去的历史,匠人自谦恭。
不过大多感受都来自于看到的纪录片,电影的话,我在不断地研究构图,每个镜头都很美,最喜欢的是王津先生在钟表修复展厅,玻璃展柜映着他,看到他脸上的无奈,欣慰与不舍。那每一件从他过手调试的钟表,费尽千辛万苦让它们能够准确的报时,让它们能够动起来,展现出生命力。而如今只能陈列在展柜里,一动不动,由游人走马观花掠过几眼。
不过怎么说呢,看着文物由明珠蒙尘到华彩缀放,更多的是感动。
五千年华夏,她曾风光无限万国来朝;也曾贫穷积弱腐朽肮脏,可我降生在这片土地,我热爱这片土地。
6.启发:
最大的启发就是“择一事,终一生”这句话啦,无比庆幸自己的专业是中医,也能够去深入研究祖国那集合了千年的文化宝藏。
曾经刚进大学,上一届学长来宣传社团,有一个社团是易医,就是研究周易与祖国医学的联系,他很无奈的说,这个社团如果后继无人,可能就这样散了。主讲老师年龄大了,讲不动了。其它老师没有研究这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踊跃报名,把这个社团传承下去。
当然,我没有报名啦,这个社团今年也散了。
7.经典台词
我们这些人呢,手都不一样的,漆器组手指缝里有漆,青铜器物组的,手指缝里有锈……
每个人对佛的理解不一样,这也和人的性情有关。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还有刻的愁眉苦脸的,很难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个味道很难把握,怎么能刻出那种神秘的、纯净的微笑 ,那是最难的。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钟表和其他文物不一样,它是会动的,我辛辛苦苦修复了这么久,到最后还是只能安静的摆在那里,不能把它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游客,实在是太可惜
你现在看到的图片是清理完之后的样子。普通的雕漆,有十二层黄,二十五层的红。而御稿箱漆层厚度有一百二十层左右,表面一层红色,中间一层黄,下面一层绿,底漆为黄漆。雕漆的工艺也相当复杂,整体是皇家用的云龙纹,工艺水平和制式都是顶尖的。虽然文物修复过程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其背后的艰辛无人能懂。几乎所有的漆器和制作修复人员,都要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生漆: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后变成褐色;数小时,形成漆皮。生漆需要经过炼制后,加颜料才会更适用于文物的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