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纪录片的安利微博一直默默躺在收藏夹里,今天在清理收藏的时候,看到也是“择日不如撞日”,打开了第一集。整部纪录片只有3集,一集大约50分钟左右。主要记录了故宫90周年特别展出前期,木器、青铜器、钟表、陶瓷、漆器、书画、镶嵌、织绣的修复过程以及这些修复大师的工作状态。看完后“匠人精神”四个字,在心上狠狠的烙下烙印。
虽然只是平平淡淡的叙述,没有添加任何特效画面,但是依然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动。这种感动不同于一般的感情冲击,如同细丝一般钻进身体,盘踞在心里再也无法断绝。在观看的过程中,几次几近落泪。在这种感动中,有对游客在观看展览时并不知道这每一件文物背后修复时耗费的巨大心血,以及对原本并未展示出理想效果的心疼;自然有对古老修复技术的失传或者面临失传自己却几乎无能为力的惋惜;但也有油然而生的崇敬的心情,以及现代科技的应用让提高修复准确度的惊喜。
在故宫工作似乎是悠闲的,每天8点上班,5点必须下班,因为恰恰需要“慢工出细活”。每天清晨保卫处的师傅都会打开7道大门,而这些修复大师也要经过严格的打卡制度才能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一道宫门便是两个世界,每一天,这些修复大师在古与今之间传说,对话,透过他们的高超技艺,才能给予我们与古代灿烂文化的接触机会。
印象最深的是钟表修复——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钟表的修复技艺,是故宫唯一绵延下来的修复技术,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总表组的王津老师和徒弟亓昊楠就是主要负责这一对巨大钟表的修复。钟表修复难的不是恢复走势功能,而是是需要恢复演示功能,比如,鸡能够啄米,狗能够扭头翘尾巴,织布会转动,门能自动打开,鸟会抬头展翅,河水活了,河两岸的人形态各异,布景变迁……。历史八个月的从每一个零件开始的精心修复(甚至连空气湿度都会影响修复进程),我们才能看到当年乾隆皇帝所能看到的演示状态。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片段是,王津老师在钟表展上遇到了以为来自台湾的大收藏家,毕竟收藏各有千秋(虽然一个是个人收藏,一个是历代皇家收藏),王津老师不否认收藏家的一些“好东西”,看似与世无争,但在最后依然淡淡的说“故宫的钟表收藏有一些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足见匠人精神的儒雅可爱与看透世事的泰然。在片段最后,王津老师走在钟表馆,与无数游客擦肩而过,我很好奇,如果当这些游客知道原来钟表馆里大部分的钟表修复都是出自自己身边这位擦肩而过的“平凡者”之手,他们会说什么、心里会想些什么。但是最揪心的是王老师走在曾经修复的钟表前,对着镜头描述某一个钟表演示时会出现什么效果,如河做到的;当回忆修复的时间,内部的构造,当时的情形时感慨万千;同时他也说道,这些钟表的演示功能已经修好却不能让它们“活起来”,“活的”的感觉和静止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微微咋舌叹息道“看着都有点心疼啊”,毕竟“费那么大劲修的”,眼神充满了疼惜,虽然似乎只是不经意的口吻,但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有点心疼”能够概括的。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
缂丝工艺——为了修复“出门见喜春条”
。这个工艺我应该是第一次听说,之前也只知道各种织绣锦缎,其实,缂丝工艺仅限于皇家,皇帝的龙袍用到的便是这种工艺,“缂丝的作品完成以后,只看到纬线的图案,而看不到经线,有一种雕刻的立体感,这也是缂丝名称的由来”,无比繁复。一直在缂丝的陈杨在纪录片里说,自己只能光着脚蹬织机,而现在苏州的年轻人都忍受不了缂丝,因为太费时间和功夫,还费眼;“
现代人已经不会再选择这个了
”,她无奈的说过,同一个工作组的年轻人并没有人选择过来看她(至少在录制的时候没有)。看到这里,心里一紧,生怕这样的传统工艺后继无人,同时也感谢陈杨,以及向陈杨一样为延续传统技艺不辞辛劳的匠人们。
除此之外,每个修复工作组都有让人动容的细节。在整部纪录片中,很多修复专家都说“一定要坐得住,没有耐心的不适合这一行”,幸亏有他们,温润朴实的匠人品格,才成就了今天的故宫博物馆。除此之外,整部纪录片也充满了生活情趣,偶尔工作组之间的同事开开玩笑,弹弹吉他,或者到院子里给清朝人种下的果树浇浇水,给或许是御猫的后代喂喂食,或者秋天到了去打一些秋熟的杏子。这些朴实又温厚的生活方式,让故宫、故宫的文物都富有诗意和温度,不再像曾经那样冷冰冰的了。
感谢,感恩,感动于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一群人,传承着中国匠人精神。
附上第二集屈峰老师的一段话: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2017.02.13